生活之音------《永恒的水》
课 型:音乐鉴赏课(花城版)
授课年级:高一级
选用教材:第一单元“音乐与生活”——第三节“生活之音”
教学目标:
1、学生感悟到:“音乐来源于生活。”
2、让学生学会交流,学会分享,学会探索。
3、从音乐音响的感知中获得愉悦与快乐,获得感悟与启发,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情操,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教学策略:
音响对比法 探究法
教学重点:深切感受《永恒的水》,使永恒的水永恒。
教学难点:学生探讨参与表演,乐曲所表现的音乐形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聆听两首乐曲(《打字机》《盖邮戳》),学生聆听后为他们设计标题。启发学生思考:从音乐中得到什么启示?让学生感悟:音乐来自生活!
(二)、新课讲述
1、音响对比(10分钟)
提出问题探讨:这两段音乐视频在演奏乐器上有何不同?
演奏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又有何相同之处?
然后播放两个视频短片。一个是传统音乐《弦乐四重奏》;另一个是《永恒的水》。
问题答案:(1)、传统音乐使用的是传统乐器例如:小提琴等。而水乐使用的乐器是生活中的任何发音物体。
(2)、传统音乐具有民族性,有很强的旋律感;而水乐具有世界性,以打击乐为主,旋律感不强。
(3)、两者都是理性与思想结合的音乐。
2、小 结:(2分钟)
作者谭盾将水作为乐器,通过水盆、水管、摇水器、水锣、水音琴等五十多种有关水的装置以及控制水流速度等手段,让水发出各种声响,演奏出丰富的旋律。
谭盾称,创作《水乐》并非是为制造稀奇古怪的声音,而是想通过“水”的音乐使人获得内心的自由,并提高环保意识。
3、拓展:观看《破铜烂铁》中的《水音符》(3分钟)
4、实践参与:(10分钟)
请同学们用身边的材料为演奏乐器,自编一段生活之音。(老师下到每个组进行指导)
5、展示作业:(10分钟)
先让学生告诉其它同学自己组展示的音乐是什么情绪和形象的?然后展示;最后自评、生评、师评。
6、学生谈感受:(2分钟)
学习了生活之音后对音乐有什么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