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乐教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09-07-28 20:40:40

教学理念:
本课旨在通过引发兴趣——感知——探讨——辩论——改编等教学方法与手段,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参与意识,体现新课标“在实践中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创作音乐,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思想。通过教学,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和良好的合作意识,使学生不仅得到知识,更得到学习能力,从而为学生文化判断力、审美观的提高奠定基础。

教学目的:
1. 通过欣赏多首新民乐的作品,培养学生对丰富多彩的中国民族器乐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审美能力。
2. 通过对新民乐的研究,使学生初步了解新民乐得特点,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文化判断力。
3. 通过问卷调查、讨论、辩论等方法拓展丰富课堂内容,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4. 以DIY(自编)的演出形式加深学生对新民乐特点的理解,并在创作中培养学生的创编、表演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 通过问卷调查、讨论、辩论等方法拓展丰富课堂内容,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2. 通过对新民乐的研究,使学生初步了解新民乐得特点,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文化判断力。

教学突破口:
以课前的问卷调查为基础,通过课上教师的讲解和同学自己辩论、讨论,从而培养学生对新民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审美能力。
教学用具:多媒体音响、图片、影视素材。
教学过程:
一、导语
介绍新闻(张艺谋将执导奥运会开幕闭幕式)引出课题
何谓新民乐?它“新”在何处?它与传统民乐有什么区别?人们是否喜欢这一形式的音乐?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同走近新民乐。(出示课题)
带着这些问题老师和我们班的民乐爱好者设计了一份调查,现在听听同学的调查结果。
1.介绍调查情况
2.分析调查报告


二、新授
1.新民乐的特点
1)传统作品,推陈出新 (介绍女子十二乐坊《阿拉木汗》)
2)民乐语言,探索革新 (曾格格、冯晓泉《八面来风》)
3)洋为中用,理念创新 (五行乐队《水彩》)
4)多元结合,耳目一新 (介绍千手观音背景音乐)

2.新民乐的概念
总结出新民乐的概念:以民族音乐元素为基础,用现代理念、手段进行创作和演绎的音乐新形式。

三、拓展
1.欣赏不同“版本”二泉映月并讨论
1)传统民乐版
2)非凡乐队改编曲
那么新时期传统民乐与新民乐哪个能更好地传承发展中国音乐文化?这也是广大民乐爱好者乃至音乐届一直探讨的一个问题。我们不妨将这个富有争论的问题带到课堂上,让我们从高中生的视角对它进行理性的分析和辨别。
2.微型辩论
辨题:新时期传统民乐与新民乐哪个能更好地传承发展中国音乐文化。



3.专家点评
1)杨浦区民乐特级教师——曹建辉
2)著名二胡演奏家——闵慧芬


4.老师观点:
纵观新民乐的发展道路,主流很好。然而,民乐改革创新的路还很长,正像所有发展中的事物一样,新民乐也难免鱼龙混杂。有的节目和演出纯粹是为了迎合市场,创新上缺乏对民族音乐内涵的理解,抛弃民族音乐的精髓,刻意走流行音乐的路子,显得热闹夸张有余,内含深度不足,脱离了民族文化之根,是对传统音乐文化的不尊重,绝对不利于新民乐健康发展。
5.补充概念:
以民族音乐元素为基础,用现代理念、手段进行创作和演绎,反映中国文化内涵的音乐新形式。
6.作品推荐
1)音响作品
2)相关网站



四、展示
新民乐DIY——《赛马》

五、总结
这节课非常简略地概括了新民乐地一些比较突出地特点,想要用一节课的时间要把新民乐的内涵、表演形式、一一罗列显然不太可能,我们只有深入了解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之后,才可能用一种客观、平和地心态去对待不同形式的新民乐。我们忠心希望新民乐作为一种新的音乐形式在继承我国优秀音乐传统同时,开拓创新,广泛地与世界各国、各地区音乐融合,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又借鉴西方先进的音乐技术。相信新民乐必将成为中国音乐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问卷调查
1. 你的年龄( )
a、15-20 b、20-30 c、30-40 d、40-50 e、50以上
2. 你平时爱听哪类音乐( )
a、古典音乐 b、流行音乐 c、传统民乐
3. 你是否看过女子十二乐坊的表演( )
a、是 b、否
4. 你对“新民乐”的了解程度( )
a、很了解 b、一般 c、没听说过
5. 传统民乐与“新民乐”你更欣赏( )
a、 传统民乐 b、“新民乐”
6. 你觉得“新民乐”能代表中国民族器乐在新世纪的发展方向吗?( )
a、是 b、否
7. 你对“新民乐”的看法( )
a、新民乐暂时博得一些人的喜欢,但不会长久。
b、新民乐将打入世界乐坛为国争光。
c、新民乐是将传统民乐“流行化”,脱离了民族文化之根。
d、新民乐是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音乐有机融和。

8.你所熟知的传统民乐作品: 。

9.你所熟知的“新民乐”作品: 。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