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白桦林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演唱俄罗斯风格的歌曲,对俄罗斯风格的歌曲及相关文化产生兴趣,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2.通过欣赏、演唱《海港之夜》、《喀秋莎》、《共青团员之歌》等歌曲,能够体验俄罗斯音乐的风格与特点。
3.了解俄罗斯的民间乐器——三角琴、巴杨。
教学过程
步骤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课件展示 |
设计意图 |
导 入 |
播放朴树的《白桦林》。 提问:它具有哪个国家 或地压的风格特点? 判断依据是什么? 归纳:这首歌具有浓郁的俄罗斯风格,但它实际上是一首中国原创歌曲。 |
1.r听赏、思考、探究:具有哪个国家或地区的风格特点? V课堂讨论。
|
1-r课题《走进白桦林》。俄罗斯白 桦林图片。白桦林与老人。 |
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兴趣,体会并认识到世界文化 的相互传播、借鉴和影响。
|
展 开 |
情感体验。 对俄罗斯多首歌曲在情 绪、情感方面进行体验。 提出欣赏要求: 演唱《灯光》。 |
V俄罗斯小调的音乐语言体验之一——宽广深厚、深沉忧伤。 欣赏告别恋人的歌曲《灯光》,感受其风格和特点。在歌篇上写出内容、情绪、音阶等要点。 6 7 l 2 3 4 5 6 |
1-r MTV伴奏《灯光》
|
体会饿罗斯特有的音乐语言。 具体了解俄罗斯音乐的特点,使学生体会并认识 |
欣赏作品《海港之夜》。创设即将奔赴前线的战士告别家乡亲人的情境。
|
1.r倾听并哼唱《海港之夜》,感受其风格和特点。在歌篇上写出内容、情绪、音阶等要点。 6 7 l 2 3 4 5 6 |
《海港之夜》
|
到相同调式的音乐作品由于力度、速度、节奏的改变可以有不 同的情感表达。 |
|
V欣赏反映战斗生活中 乐观愉快情绪的歌曲 《喀秋,莎》。 |
1-r俄罗斯小调的音乐语 言体验之二——欢快、 跳跃。 1.r倾听并哼唱《喀秋 莎》,感受其风格和特 点。在歌篇上写出内 容、情绪、音阶等要点。 6 7 1 2 3 4 5 6 |
《喀秋莎》 |
|
V欣赏作品《共青团员之歌》。 V创设即将奔赴前线的共青团员告别家乡、亲人、母亲的情境。V情感要求:A段坚定有力,B段柔和饱满。 |
V俄罗斯小调的音乐语 言体验之三——战斗性。 V倾听并哼唱《共青团员之歌》,感受其风格和特点。在歌篇上写出内容、情绪、音阶等要点。 V跟钢琴唱《共青团员之歌》。 1-r根据曲谱写出音阶: 6 7 1 2 3 4#5 6 |
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影片。 《共青团员之歌》 |
||
|
1.r欣赏作品《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感受俄罗斯歌曲的抒情性。 |
1-r俄罗斯小调的音乐语言体验之四——抒情性。跟伴奏带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感受其抒情性,在歌篇上写出内容、情绪、音阶等要点。 6 7 l 2 3斗4#5 6 |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
|
展 开
|
知识小结:V朴树的《白桦林》从内容、情绪、调式上与俄罗斯歌曲有什么联系? 根据所学歌曲探讨总结俄罗斯小调的典型特征。 |
V课堂学习活动实践一: (讨论探究式) V探究活动:从内容、情绪、调式上进行总结。 |
自然小调音阶。 和声小调音阶。 V旋律小调音阶。 |
在双基方面自然地了解音乐知识。 |
创造活动: 1-r在学过的歌曲中任选一首进行表演。要求:通过不同手段(加动作,加伴奏,加打击乐,分声部)来提高歌曲的表现力。 |
1-r课堂学习实践二: (参与活动式)生分组活动,教师分组指导(加动作,加伴奏,加打击乐,分声部) 学生分组表演 |
|
领略小组合作学习创造的成就与 乐。 |
|
俄罗斯音乐还可以表现一些其他的情绪内容,下面请同学观看一段俄罗斯民间歌舞体验一下它的情绪。带领同学们一起跳。 |
俄罗斯小调的音乐语言体验之五——快乐、幽默、奔放。 欣赏《俄罗斯民间歌舞》。 同学跟着《小苹果》的节拍起舞。 |
舞蹈MTV
|
领略学习的快乐。
|
总 结 |
特性乐器介绍:三角琴、巴杨(音乐及图片)。 请同学用一个词或短语总结今天的感受。 |
学生总结。
|
三角琴
|
锻炼学生概括和归纳的能力。
|
作 业 |
V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调式是确定音乐风格的重要手段之一。 作业:倾听并体验《樱花》这首作品,同时写出其调式。 |
|
关注其他国家的音乐现象,扩大音乐视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