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与生活-生活之音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09-07-29 07:58:13
-----我,为我的学生演奏的。」
   
第二天,音乐会如期举行。临近结束的时候,听众突然、欢呼起来,原来,弹奏最后一支曲子的不是学生,而是老师李斯特。
    1831
年,萧邦从波兰流亡到巴黎。当时,李斯特已是名声沸扬的音乐家,而萧邦则只是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然而,李斯特对萧邦的才华深为赞赏。怎样才能使萧邦在观众面前赢得声誉呢?那时候,在演奏钢琴时,往往要把剧场的灯,熄灭,一片黑暗,以便观众能够聚精会神地听演奏。李斯特坐在钢琴前面,当灯一熄灭,就悄悄地让萧邦过来代替自己演奏。观众被琴声征服了。
   
演奏完毕,灯亮了,观众看到舞台上坐着萧邦,大为惊愕。人们既为出现了一颗灿烂的钢琴演奏新星而高兴,又对李斯特推荐艺术新秀的高尚行为表示钦佩。

 

四、《永恒的水》

1、作品简介

《永恒的水》使用了不同的发声用具,运用不同的方法制造出音响各异的水声。

2、欣赏后请学生回答听到音乐受到什么启发

3、介绍作曲家谭盾

 

五、《里莫日的集市》

1、作品简介

2、欣赏

3、作曲家穆索尔斯基简介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