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知识板块(历史观价值观)2011年南京市高三政治二轮知识专题复习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一.本单元知识结构——自我建构,追求成功:
二.核心知识与查漏补缺:
1.关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1)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分析法是我们认识和把握阶级社会各种现象的基本方法。
(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只能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加以解决。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3)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对具体制度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又通过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来发挥它的优越性。改革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的工作的直接动力。
(4)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在阶级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是不同的,因为阶级社会这一基本矛盾是对抗性的,通过阶级斗争去实现,在社会主义社会,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通过改革来实现。
2.哲学意义上的价值。
理解这一概念应把握以下两点:
(1)哲学上的价值与具体领域事物的价值的关系。哲学上的价值就应是主体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特定关系,即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哲学上的价值与具体领域事物的价值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2)价值是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这里的“事物”,既包括物质现象,也包括精神现象。
3.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一般标准、最高标准、具体标准
正确区别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一般标准、最高标准和具体标准:
(1)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遵守两个原则,一是要自觉遵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二是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这是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一般标准。
(2)我们要自觉地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三个有利于”等是作出正确价值判断、价值选择的具体标准。
误区警示
1.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与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所以任何社会意识都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这是绝对的。
但社会意识有时会落后于或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这就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表现。这种落后于或先于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从根本上讲,仍是来源于一定的社会存在,是对过去或未来社会存在的反映。所以,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是绝对的,它与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并不矛盾。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
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