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我们的血脉
民族文化我们的血脉
温州实验中学——林章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
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粹有一定了解
★ 能力目标
1、能够体会民族文化的营养造就着我们的精神气质。
2、懂得分辨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能够积极学习和主动吸取民族文化精华,培养自己的民族文化素养。
★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粹的了解,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 教学重点:感悟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对个人情感的影响,提高文化认同感。
★ 教学难点:怎样对待民族文化,抛弃糟粕,传承精华。
教学设计
教学程序 |
教师活动 |
设计意图 |
导入 |
[提问]:2008年是每一个中国人期待的一年,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
联系热点,增强教学的亲切感,为后面教学设下铺垫。 |
活动一、 |
1、[提问]: 2、[展示吉祥物][叙述]:观看福娃宣传片,猜猜看福娃身上包括哪些中国特有的文化形式?这些形式分别有什么含义? 这些形式在其他国家也有吗?它们的发展情况如何? 4、[总结]:它们都有一个特征:在中国延续了很久,是中国所特有的文化形式。类似这样的文化形式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中华文化)。 |
唤起学生已有的经验,利用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认识民族文化形式可以非常恰当的表现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特色,有助于教学的进一步深入。 |
活动二、 画示意图 感受内涵 |
1、[展示图片]:悠悠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好比一颗根深叶茂的大树,它的主干是中华文化,而文化的具体形式就如同它繁茂的枝叶,我们中国有哪些独特的文化形式呢 3、[提问]:在这些文化形式中,有哪些是值得我们引以为自豪的东西? 4、[总结]:五千年的中华文化是中华儿女丰厚的财富。 |
通过小组合作画示意图这种方式,使学生在共同探讨中明白中华文明的丰富内涵,并列举在这些文化形式中令国人自豪的方面,让学生理解民族文化是中华儿女的丰厚的财富。 |
活动三、 亲历文化 感受影响 |
1、[承转]: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儿女的宝贵财富。作为中华儿女,你对中华文化了解多少呢? 2、[演示]:文化知识测评(附录) 3、[叙述]:在刚才的测评中你是否受到启发,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去感受和领略我们的民族文化?或者,在现实生活中你都可以感受哪些民族文化形式? 4、[活动]:小组交流,亲历民族文化 (1)、讲述自己喜欢的一种民族文化形式,谈谈它对自己的影响。 (2)、讲述自己在一个传统节日中的生活。 (3)、总结自己都受到哪些民族文化的影响?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影响你? 5、[总结]:中华文化养育当代青少年 |
通过知识测评,使学生明白他们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同时让他们进一步了解民族文化就存在于我们日常的衣食住行之中;同时,利用小组交流的方式,唤起学生生活经验,在交流中认识民族文化时刻影响着他们,进一步深化民族文化养育当代青少年的认识,强化学生的文化归属感。 |
活动四、 联系实际 获知明理 |
1、[承转]:民族文化养育着我们,也同样养育着我们的前辈,也会通过我们养育着我们的下一代。 2、[展示]:宋楚瑜大陆行的材料,建议学生思考:宋大陆行第一站选择西安,并拜祭西安黄帝陵,有什么特殊的意义?是什么维系着两岸同胞的中华情结? 3、[总结]:民族文化造就民族灵魂 |
爱国主义一直是民族精神的主旋律,选择“宋楚瑜大陆行”为材料,使学生明白文化因素或者共同的文化认同维系着两岸同胞的中华情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