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全册教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教育文稿  来源:教育文稿  发布时间:2010-10-23 09:56:17
活动二:出示(东郭先生)他能不能被评为善良大使呢?(播放FLASH)
回答问题:一位大夫说东郭先生是视力正常却是色盲,并授予他有眼无珠奖项,为什么?你如何看待东郭先生的行为?
我们把不明是非,看不清社会的阴暗面的人,称之为不分青红皂白。我们平常所说的善良绝对不是要同学们对待所有的人都要好心肠,对待坏人,我们一定要坚决地打击。而且,现在社会上,就像刚才FLASH里看到的一样,坏人很多,但是很难辨别,披着羊皮的狼同学们平时可千万要学会多长个心眼,才会不吃亏
活动三:一只手套的故事:
学生阅读书本故事,小组讨论:(1)作为生意人,女老板不肯卖一只手套,可以理解吗?(2)你怎样看待女老板转变的原因?(3)你怎么评价女老板这个人,你认为她可以推选为“善良大使”吗?
(学生回答)
女老板不肯卖给一只手套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如果只卖掉一只的话,那剩下那一只就无法再卖了,但当女老板发现那男孩只有一只手,而他们母子俩又很拮据的时候,放弃了商业原则,情愿亏本也卖给他们一只手套,说明老板也是一位热心肠的人,当然可以成“善良大使”的后选人。我们通常所说的善良并没有时间的限定,而主要是看你能不能从现在开始做起,持之以恒。
故事感悟:天堂与地狱
请你猜猜这是什么原因?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
善良就是为别人付出,在为别人付出的同时,也是一种收获,助人是快乐的。
总结:1、善良是多种美德的基础和体现,只有一个善良的人,才能够真诚地尊重他人,才能够理解和宽容他人,一个克已为人,真诚尊重,理解宽容,无私奉献的人他首先一定是一个善良的人。2、善良是无私的,如果一个人做好事是为了得到他人的回报,那就是伪善。一旦他得不到回报,就会露出自私的本质。3、与人为善要是非分明。在法律上有一条罪叫包庇罪,如果你的朋友犯了法,你帮助他躲藏,那么一旦抓获,你就是包庇罪,同学们平时考试的时候,有没有给别人偷看,如果你的同学因为你的“帮助”取得了好成绩,你觉得是做了件好事还是做了件坏事呢?(学生回答)如果同样的情况,你帮助了一个同学在高考的时候取得了好成绩,做了件好事还是坏事呢?(学生回答)如果同学们都以为做了一件好事,你们有没有意识到大学的录取人数是相当有限的,你帮助他考上了大学,是不是就意味着,另外有一位能够凭自已的真本事进入大学的同学落榜了呢,可见,你绝对不是做了件好事,平时要是非分明。4、善良之心是博大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不仅要善待亲人、朋友,而且应该同样地对待每一个人,博爱能够使亲的更亲,远的变近,人与人消除隔膜,世界变得温暖。5、善良要见诸行动。(出示故事)对于一个乞丐来说,他现在最需要的是一碗饱饭,而不是什么祈祷。
帮助他人,体验生命的快乐
同学们觉得给予跟接受哪一个更快乐呢?(学生回答)我们不妨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给那个乞丐一块钱,和你作为一个乞丐接受别人一块钱,你觉得哪一个更快乐?(活动,如果学生说接受更快乐,不妨拿出一块硬币给某位同学)所以说,接受其实比给予更令人快乐。
在给予的行为中,体现了我们的力量和能力。当电视上很多企业给灾区人民捐款的时候,我们常常会感觉到,捐得比较多的企业好像实力都强一点似的。
我们会发现世界对自己的需要,从而对自己的价值有新的评价,能够增强自信心。我们有些同学可能觉得自已平时长得也不咋样,学习也不好,可是,当你能够给一个乞丐一块钱的时候,你或许会重新审视自已,至少还有这样一点能力,可以使自已变得更加自信。将使人际关系变得和谐和宽松,相信这个方面大家都会有所体会,平时比较乐于帮助别人的同学也会更受大家喜爱。
助人不仅是付出,也是收获,为别人和社会做些好事,在精神上是一种享受
将心比心,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活动一:心理测验
你到一个从未去过的原始森林探险,带着5种动物,它们分别是老虎,猴子,孔雀,大象和狗。四周环境危险重重,你不可能都将它们带到最后,不得不一一地放弃。那么,现在请你列出放弃它们的先后顺序。注意:想想你做出这样选择的理由。游戏的答案:孔雀代表伴侣和爱人;老虎代表金钱和权利的欲望;大象代表父母;狗代表朋友;猴子代表子女。不过,这不是游戏的真正结果哦。这个游戏的真正意义在于:你考虑事情的过程中,是过多地考虑别人对自己的用处,还是想到别人需要我们有什么样的付出。想想看你的答案表明,你老是想着自己,还是会想到别人呢?
出示课题:将心比心
●生活大课堂
(1)“宾馆、酒店的电梯里常会有一面大镜子,这镜子是干什么用的呢?”(2)一般三四岁的小孩子总是不喜欢呆在商场里.这常常让大人们感到不能理解。为什么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和丰富的食品都不能吸引小孩子呢?
第一题:很多人可能会回答“检查仪表”,有没有别的答案?镜子的特点是什么?它能够照到人背后的东西,那么,会有什么作用呢?乘电梯的人当中,除了像大家一样正常健康的人以外,还会有什么特殊的人会进来嘛?其实道理非常简单:"肢残人摇着轮椅进电梯时,不必费神转身,就可以从镜子里看见楼层显示灯。”你怎么就会想不到呢?
我们班的同学考虑问题时常常会海阔天空,但不幸的是,无论思路如何开阔,我们往往还是从自己出发的。
第二题:可能会回答“因为这些琳琅满目的东西只是在大人眼里,而不是在小孩子眼里”是这样嘛?可是你有没有发现,那些连起路还不会的小孩坐在推车上他们可是逛得兴致高得很呢,这些东西对小孩子来说都是新鲜事物。有一位儿童心理学家却轻而易举地解答了这个问题。他的方法其实很简单:你蹲下来,处在和小孩子同样的高度环视四周的景象,结果看到的都是大人们的腿。
这两个故事所包含的共同的道理是什么啊?凡事不可仅从自已的角度出发,而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
故事感悟(1)登月的奥德伦的故事
根据奥德伦的回答,你认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从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有没有人觉得这个家伙特别笨,你看,登月第一人,这可是一项殊荣啊,居然给他一步之差让给了别人。那么你得到的启示是什么:以后,凡事一定要该出脚时早出脚,免得好事全让别人给占了。你看看,这种人,以后千万跟他做朋友的时候要小心一点,现在还好,以后,如果你们有什么利益冲突的话,他铁定第一个把你给丢了。这样的人是自私的,自私的人是不可能有奥德伦这样的修养的,当他看到他的伙伴的成功的时候,他丝毫没有感觉到,这是一种遗憾,相反还特别为他的朋友高兴,也愿意他的朋友能够有这样的成功,古语云:“君子成人之美”。将心比心要学会为别人的成功喝彩,为别人的幸福欣慰。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Tags:

作者:教育文稿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100%(2)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