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换位思考 与人为善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领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了解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
能力目标:在生活、学习中能够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初步形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换位思考的实质并掌握换位思考的技能。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己所不欲,勿施与人”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术思想的一条重要的人际交往原则,其含意大致是:对于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不要强加在别人的身上。这是孔子仁爱思想的一个具体体现。这个观点虽历数千年而不衰,直到现在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作为一种人际交往原则被我们所接纳并广泛应用于自己的交往活动和实践之中。
讲授新课:
第九课 心有他人天地宽
二、换位思考 与人为善
1、己所不欲 勿施与人
(1)“己所不欲 勿施与人”的内涵
【流行起外号】——KP105活动
○ 你有过被人“捉弄”的经历吗?当时心里是什么滋味儿?
提示:根据实际情况回答。
○ 自己不喜欢的是能强加于人吗?为什么?
不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应当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
动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自己喜欢的事就一定能够强加于人吗?为什么?
不能。你喜欢,不等于别人也喜欢,还是应当设身处地的为对方想想,否则真有可能好心做坏事。
(2)像对待自己那样对待别人
【“掌上明珠”】——KP106活动
○ 同学疏远小乔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因为小乔对他人漠不关心。
○ 想得到别人的关照,应该如何对待他人?
应当对他人也多多关照。
我们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就应该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别人。
(3)关心、尊重、理解是根本
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是“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的实质所在。
2、理解至上 善待他人
(1)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
【“管鲍之交”】——KP107活动1
○ 就“管鲍之交”谈谈你的看法。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就是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想人之想,理解至上。如果我们都能够时时处处都能够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体谅他人的难处,我们就能够融洽、友善地与人相处,赢得真挚的友谊。
○ 把你经历中得到别人谅解时的感受说出来,与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