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框:拥抱美好未来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九年级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01-11 10:21:42

河北省南皮县桂和中学 张秀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明确当今时代对青少年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理解终身学习的意义。

能力目标:在实际中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与团队合作的能力;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肩负民族振兴的使命。

【教学重难点】

重点: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难点:在实际中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教学方法】 事例分析法,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学习最后一节,让我们用知识武装头脑,拥抱美好的未来。

活动一:你的知识更新了吗?

*18世纪时知识的更新周期为80年至90年,19世纪时是30年至40年,20世纪的70年代为15年至20年,而90年代以后却只有3年至5年的时间。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知识更新的周期不断缩短。)

*知识更新周期的不断缩短,代表新知识的词语也层出不穷,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赛一赛,哪组知道的最多。(太空旅行、因特网、电子邮件、数码技术……)

*人类进入21世纪,知识门类激增,大量的边缘学科涌现,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信息化特征明显。我们应怎样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在尊重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归纳出以下三点并分组探讨它的含义及意义。)

你认为要适应21世纪社会的飞速发展,人应该具备哪些方面的素质?

•  创新精神

•  团队精神

•  终身学习

 

知识应用:指导学生完成教材中的四个活动题。

1、  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和素质。

讨论:一个国际知名的大企业在招聘营销人员时,给所有应聘人员出了一道题:你能想办法把梳子推销给和尚吗?如果你也是应聘人员之一,你会想出什么样的办法?请讨论解决。

教师总结: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只有具有创新精神,我们才能在末来的发展中不断开辟新的天地。

*创新是一个民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江泽民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明确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到2020年,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提高青少年的创新能力,你做为国家的建设者,如何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学生讨论,老师总结。

2、  王选事迹说明了社会发展需要个人的智慧,同时更需要发挥团队的力量。

材料:森林里失火了,为了逃生,众多蚂蚁迅速聚扰,抱成一团。然后象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那噼哩啪啦的烧焦声,是最外层的蚂蚁用自己的躯体开拓求生之路时的呐喊,是奋不顾身、无怨无悔的呐喊。然而,大多数蚂蚁却能够大难不死。

设问:这个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

教师总结:社会发展不仅需要个人的智慧,更需要发挥团队的力量。具备了团队精神,我们才能更好的施展个人才华,实现自身价值。才难更好地发挥团队的创造力,形成文明和谐、团结高效的集体,推动社会进步。

事例:神州七号成功发射,使中国航天事业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神七的成功是千万航天工作者夜以继日努力拼搏、科技攻关的结果,也是一个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晶。

3、  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1)许振超,青岛港吊队队长,一位当代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他自学了大学机电专业所有课程,掌握了最先进的桥吊操作和修理技术,两次创造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振超效率)。

许振超:——一个人可以没文凭,但不可以没知识,可以不进大学殿堂,但不可以不学习。

    ———干活不能光用力气,还要动脑筋;干一行,就要爱一行,精一行。

    ———咱当不了科学家,但可以练就一身绝活儿,做个能工巧匠。

(2)联合国提出“新文盲”概念:不能识别现代社会符号,如地图、曲线图的人;不能使用计算机进行学习、交流和管理的人。

 

老师总结:终身学习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它能使我们克服工作中的困难,解决工作中的新问题;能满足我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能使我们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好地实现自 身价值;能充实我们的精神生活,不断提高生活品质。

自我反思

*     你在初中三年的学校生活中学到了什么?

*     其中对你影响最大的是什么?

*     你对未来的生活有哪些打算?为此你将作出怎样的努力?

课堂总结:(播放《明天会更好》)相信我们大家通过学校生活所掌握的知识,所具备的能力使你的明天会更好。

板书设计

1、培养创新精神拥抱美好未来

 

2、发挥团队精神

 

3、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