遨游汉字王国 教学设计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2-02-28 08:35:11

遨游汉字王国
  凌伟珍

 
设计意图

   汉字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魂魄,让课堂植根于汉字文化的土壤中,用生活的理念指导课堂,让课堂彰显生活气息。在追寻汉字历史的活动中,吸纳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陶冶孩子们的情操。让孩子在品德课堂浓浓的文化氛围中,丰盈自己的文化底蕴,充实心灵。在思维的碰撞中,在情感的涌动中,寻找到做人的哲理,把隐含在汉字中的民族精神内化到心中,真正实现文化滋养课堂,课堂回归生活。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体会汉字的特点,感受汉字的神奇、魅力和在国际上的影响,激发学生热爱汉字的情感,培养学生规范使用汉字的习惯。
教学准备

   教师:了解汉字知识,制作课件。
   学生:了解汉字知识,外国人学汉字的事例。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师:假设一下,如果我们的生活中没有汉字,会是怎样一种状况?
(点拨:沟通不便,生活带来麻烦,无法记下难忘的事情……)

师:看来,咱们的生活、学习都缺不了汉字,这汉字可真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贝
 

一、猜字谜,溯字源
1、那我们来猜字谜,好不好?请看大屏幕:

(出示字谜)
……

2、谁也有字谜,让我们来猜一猜。(学生说字谜)
       ……

3猜字谜,也是一种比较受欢迎的益智游戏呢,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这么有趣的汉字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遨游汉字王国,去追寻汉字的历史。
4、据说在文字出现之前,我们的祖先常用这些图画符号来记事,请你来猜一猜这些图画符号记录的是什么事情?

课件出示
5、的确,像这样的图画,你不能清楚地知道他们记录的到底是什么,我也不知道,但是通过资料查寻,我了解到(出示资料:据说在文字出现以前,原始人经常用结绳的方式来记事,他们通过绳结的大小和长短来表达不同的意思)。

6、根据你的调查,你知道除了这种方式,原始人还有哪些记事方法?(在树上刻符号、收集木棒、结绳记事……)强调:文字出现以前
学生交流收集木棒、结绳记事、墙上刻符号、器物上刻符号等。

7、你觉得这样的记事方法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吗?(不能)为什么?
8、是啊,结绳记事、收集小棒、刻画图画符号等方法,在交流时还是有很多的不方便的,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所以,聪明的祖先们由各种图画符号受到启发,于是,便慢慢地出现了汉字

二、赏汉字,知演变
(一)、找汉字朋友,探汉字演变之趣。

1(出示甲骨文特写的图片)
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你对他有没有一些了解?

师:这是“甲骨文”,是我们今天能看到的最早的汉字,它是三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刻在龟甲或者兽骨上的文字。
2、我们来做个游戏,你知道它们又分别是什么字吗?

课件(12 生肖中的6个)你找到了几个?用手指表示。多少小朋友属牛的?找到你的生肖了吗? 
 

找找我的生肖? 说说你的理由。

         
(先让学生随便猜,猜到的先出示,猜不到的友情提示)

教师友情提示:都是动物,都来自于十二生肖
交流过程引导:①、说说你的依据;②你的理由是什么?③你怎么知道的?④为什么你们都认为是它呢?(穿插与他观点相同的可以补充理由)

教师随机点播正确答案。
3通过刚才的游戏,你对甲骨文有了哪些认识?

(要点:很神奇  有趣  像一幅幅画,很形象,祖先创造力的体现,很聪明甲骨文的结构和造字方法与我们今天的汉字一脉相承。……
4、你对创造这种文字的祖先有些什么想说的?(要点:很有创造力,很聪明……)

5、是呵,我们的祖先多聪明,这些图形符号就是我们的祖先根据事物的形状创造出来的象形文字,我们现在使用的汉字就是从这些象形文字中逐步演变而来的。课前我们都搜集了有关汉字的信息,你知道汉字在甲骨文之后还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5、全班交流更正或补充统一正确答案: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6、师:是的,从甲骨文到今天的简写汉字,其发展历经了3300多年的演变,经历了从图画到笔画,由繁到简的过程,每一个字的发展都是一个十分缓慢的艰难的过程,难怪有人说我们中国的汉字是千年不衰神奇的文字。
(二)、举“虎”为例,知汉字之演变过程。

1、出示甲骨文的“虎”字。
你们看, (课件)这可能是什么字?(学生猜)

师评价语针对(猜对了则):看来你们的课外知识很丰富,3300多年前的甲骨文也认识。那这个虎字究竟是怎么变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
如果答案多元:答案非常多呀,这是我们中国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虎字下方出示甲骨文),据今已有3300多年了,难怪你们会有这么多的答案。

2、依次出现“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师:大约过了两三百年后,这个汉字又演变成了:出示金文“虎”。还坚信你刚才的答案吗?

师:到了秦朝,秦始皇统一了六国的汉字,于是又出现了小篆。这个汉字又演变成了它(出示小篆“虎”),现在你又觉得它是个什么字呢?
估计性评语:大多数同学都改变了想法,这也难怪呀,因为从金文到小篆又历经多少年的演变啊!(生答:800多年了)。 

师:(出示隶书“虎”)哎呀!到底谁的答案正确呢?让我们接着看:看,这是汉代出现的隶书,从小篆到隶书又历经了200多年。那它究竟是个什么字呢?
师:到底谁猜得对呢?请看大屏幕:原来是(生接虎)。这就是楷书(出示)。其实,它早在1000多年前就出现了,而且我们一直沿用到了现在。

这是在同一时期演变过来的行书“虎”、草书“虎”(相应出示)。
而且据老师考证,现在大家很感兴趣的英语,它是在我们的汉字发展到隶书时才出现的。你们算一算,与我们最早的甲骨文相差了多少年啊?(1300多年)。

小结:是呀,我们的汉字真是历史悠久呀!从甲骨文(学生跟接到金文再到小篆、隶书,再到楷书、行书、草书),它历经了3300多年的演变呀! 
(三)、展“水”演变,悉汉字之演变过程。

1、我们的祖先就是这样一步步创造出这些神奇的汉字。你们看:(大屏幕出示)
2、师:这个甲骨文(古体字“水”)就是我们现在的水(出示),在这期间它也经历了多次演变,这是金文的水(学生承接说)……前后也历经了3300多年的演变。

3我们了解了一个汉字从甲骨文一步一步地变成今天的汉字的演变过程,了解了这些,你有些什么想说的?
要点:图画——笔画     复杂变为简单  

越来越便于交流使用  
祖先很聪明……

4、的确是的,从甲骨文到今天的简写汉字,我们都能找到一种似曾相识的痕迹,汉字的发展经历了从图画到笔画,由繁到简的过程,每一个字的发展都是一个十分缓慢的艰难的过程,这全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聪明和智慧的结晶。
 

三、学汉字,利沟通
1、 游戏中感悟汉字的神奇

1都说中国的汉字是有灵性的,我们一起来做个组句的游戏。
               
1、羊上山吃小草     2、 山上羊吃小草     3、小羊上山吃草……)

4、羊上小山吃草  5、小山羊吃上草 6、山羊吃上小草  7、羊吃小山上草 
8、小羊吃山上草    9、羊吃山上小草 

师:从这个游戏中,你体会到什么?
小结:是的!只有汉字才能有这样多灵活多变的组合,而且表达不同的意思,汉字真是了不起,我们的祖先真是了不起,

 2、书法中感悟汉字的艺术美
不仅如此,汉字还是一幅幅精美的作品呢,让我们再次走近神秘而又美丽的汉字!

1)出示作品,教师讲解。
2)欣赏了这么多的书法作品,你感受到了什么?

表现形式多样    变化多样……端庄秀丽、沉稳大方、潇洒飘逸……
3、奥运会徽感悟汉字丰厚的文化底蕴

1)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汉字也有它的表情,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震撼世人的08奥运已落下帷幕,但奥运会会徽“中国印”却始终萦绕在人们心头,如今你再看会徽,又有什么新的发现?仿佛还看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2008年奥运会会徽“中国印”

2)师:这份“中国印”会徽是在1994份的作品脱颖而出,它是文字与图画的完美统一,是历史与现代的和谐结合,这个会徽浓缩了我们中华文化的精髓。用中国汉字来设计会徽,汉字已不仅仅是联结我们56个民族的纽带,更是我国与世界沟通的桥梁。
4汉字是吸引外国朋友的磁铁

据了解,现在开设汉语的国家已经有85个,越来越多的外国人爱上了这美丽的文字,更有一些外国朋友漂洋过海来研究中国的方块文字。
瑞典的一位女士,更与汉字结下不解之缘,她非常喜欢汉字,觉得汉字是最美的汉字。她还写了一本书《汉字王国》,她说:

1)媒体出示阅读材料。
资料:在一位西方女士的眼里,中国的方块汉字是那样的有趣:“日”,象征着太阳,又象征日子;“月”象征月亮,又象征明亮。一个“日”加一个“月”,就是一个“明”,明字除了“明亮”的意思外,还有“明白”的意思。她甚至呼吁:汉字是一种美丽的文字,建议联合国应该把汉字列入人类文化遗产保护名单。她就是瑞典汉学家林西莉女士。为此她还写了《汉字王国——讲述中国人和他们汉字的故事》一书。

2)当你了解了这些,你有什么想说的吗?(自豪、美丽、形象、走向世界)
小结:我们为中国、为汉字而自豪,我们为汉字走向世界而骄傲!

四、惜汉字,见行动
1)、老师想随机采访一下,平时学习生活中,你是怎样对待汉字的?有没有看到过故意用错字的现象?想说点什么?

(做得好的,点拨,让汉字在你的笔下更美,做得不好的,点拨到珍惜汉字,写好用好汉字)
2)、是呀,每一个汉字都凝聚着祖先的智慧,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学好汉字,用好汉字!一个汉字就是一种文化,一个汉字就是一部历史,一个汉字更是一种精神。我们希望每一个中国人都能珍惜我们的汉字,写方方正正的规范字,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让我们的汉字千年不衰、万年不衰、永远不衰。(在《中国娃》音乐声中,师导语歌曲缓缓响起。)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