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第五节动物的节律行为 教学设计二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09-08-04 13:06:41

 第十二章  

 

 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

  (1)识记节律行为的概念和意义。

  (2)知道昼夜节律、季节节律和潮汐节律的概念。

  (3)知道生物钟的概念。

  2.能力方面

  通过发现图表中的规律和推测实验结果,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思想情感方面

  通过对动物节律行为意义的理解,使学生初步形成生物适应自然环境的观点和进化的观点。

  重点难点

   1.动物节律行为的几个概念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动物的节律行为是动物在自然环境中,长期随着日、月的周期性变化而逐步形成的,是对自然界适应的结果。学生充分理解这几个概念,不仅使学生能够尝试解决自然界的一些生物现象,更重要的是对其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有积极作用。在这里潮汐节律还是教学的一个难点。因为学生对这些现象不够熟悉,尤其对于离海远的甚至没见过大海的学生来说,比较难理解。

  2.生物钟的概念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生物节律行为可以说是对生物活动现象外在的观察与描述,而生物钟的概念则是从生理角度对生物节律行为进行内在剖析和本质揭示。正是这种原因,它是一个抽象的、较难理解的概念。

  教具准备

  图表、录像、VCD、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教学过程设计思路  

  

[1] [2]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