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 “动物的行为”教学案例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0-03-05 19:10:59
淮安市开明中学   朱艳红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描述各种动物行为;说出动物行为的类型;能够正确的区别各种动物行为,明确动物行为对动物的作用。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图片、设计探究实验和编写小故事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对问题的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动物的行为,树立正确利用和保护动物的态度和价值观。
 
二、学情分析
1.教学重点:动物行为的类型及其重要性;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的区分。
2.教学难点:探究蚂蚁觅食与食物气味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PPT展示一组动物的图片
学生活动:你对哪个图片的印象深刻?
(思路:从多种多样的图片入手,将学生引入动物的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走进森林里的动物
(1)教师:展示一幅森林的场景,引发学生自主学习“资料一”
学生:自主阅读
(2)教师:在森林场景中陆续出现一系列的动物。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说出相应的动物的行为。
学生:蜘蛛—觅食行为
熊——争斗行为
鹿——防御行为(视频播放动物的“防御行为” )
鸟——繁殖行为
蜜蜂—社群行为
     教师:你知道身边哪些动物的行为吗?
学生举例描述动物的行为
(3)教师:你觉得这些行为中哪个行为对动物最重要?
学生:自由阐述自己的看法
教师:不同的行为对动物起了不同的作用。动物的行为增强的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对动物来说都十分重要。
(4)学生分组活动(一):
讨论并列出蚂蚁这种动物的相关行为类型,尝试能举例描述出来。(思路:让学生明确同一种动物具有多种动物的行为更好的适应环境)
(5)学生分组活动(二):
设计探究实验探究“蚂蚁觅食与食物气味的关系”。指导学生设计实验体现出探究实验的“对照”思想。(附:“探究蚂蚁觅食与食物气味的关系)

探究:蚂蚁觅食与食物气味的关系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划:
可选材料:蚂蚁若干,白糖、米饭、木屑等(也可自行挑选不同气味的食物)
 
 
 
实施实验:
 
 
得出结论:
 
 

 
学生: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大家一起讨论实验设计是否合理。
教师:安排学生课后将理论应用于实验,大胆动手去做,迈向成功。
(6)视频总结动物行为的类型
(7)教师:在这个地球上许多动物和人类共同生存,你都知道它们的哪些故事呢?如果你是“它”,你会如何生存呢?

     学生分组活动(三):

如果我是            
(选择你一种你喜爱的动物)
 
 
 
“它”
(要求:融入一种或多种动物的行为)
 
教师:大家描述的动物的这些行为是不是都是动物生下来就会的呢?
引发学生争论!
学生自主学习“资料二”
(8)图片展示“狗”的两种不同行为让学生判断“你认为哪个是天生就会的”,
     教师:狗是如何学会它本来不会的事情?那自然界的其他动物呢?
视频播放:“动物的学习行为”
教师:动物通过学习得到的后天行为可以使它们更好的适应环境。那么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是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我们天生就会的?我们需不需要学习?
学生思考:学习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学习行为)对你有什么启发?
(9)教师:我们今天认识了这么动物,它们的行为虽然是多种多样的,但是都有着共同的地方。那么动物的行为的特点,以及掌握动物的行为对我们人类都有哪些好处呢?请大家结合今天的学习,充分体现我们人类作为高等动物的后天性学习行为自主学习。
 
(三)回归“导入”
教师:播放“导入”中的一组图片,请大家一起说出图片中动物行为的类型。
(设计思路:和开头导入相呼应)
 
(四)结束本节课
谢谢您的指导
 
(本课曾获得省一等奖)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