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 “植物的蒸腾作用”教学设计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0-03-05 19:10:1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植物蒸腾作用的概念和意义,植物蒸腾作用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探究能力以及知识的应用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目标
让学生真正懂得植物对环境的影响,树立爱护花草树木,保护环境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
了解植物蒸腾作用的概念和意义
三.教学难点
植物蒸腾作用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
启发式和讨论交流式
五.学法指导
通过观察影片中的现象去思考,与同学讨论和交流,联系生活实际,去理解知识、应用知识。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请学生欣赏一幅“大树底下好乘凉”的图片,然后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大树底下比较阴凉呢?教师在学生的回答的基础上作简单的总结:这主要跟植物的蒸腾作用有关,由此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植物的蒸腾作用的概念
先请学生观看录像片段《大雾》。(内容主要是两位同学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植物叶片的蒸腾作用”的对照实验)
看完后,请学生依次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三小时后,两个实验装置中分别将出现怎样的现象呢?
学生回答:枝条上有叶片的装置中,塑料袋内有很多小水珠,看上去雾蒙蒙的;枝条上无叶片的装置中,塑料袋内无小水珠,看上去透明的。
2.小水珠是从哪里出来的呢?
学生回答:从叶片中散发出来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3.有没有可能是锥形瓶内的水直接蒸发而来?
学生回答:不可能,因为锥形瓶内滴加了一些色拉油,覆盖在水面上,防止水分的直接蒸发。
4.水蒸气从叶片的什么结构中散发出来?
问题铺垫:
(1)要想知道这个结构,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学生回答:把叶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2)怎样观察?
学生回答:先做成叶片表皮的临时装片,然后再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接下来请学生观看录像片段《苗苗的小嘴》。(内容主要是两位同学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制作蚕豆叶下表皮的临时装片并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实验)
看完后,请学生依次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散发水分的结构是什么?
学生回答:气孔
2.气孔是什么样的?(让同学猜猜看,然后请两位同学上黑板画一画)
教师对照学生的板图讲解气孔的结构:上下是两个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它们之间的空隙就是气孔,气孔的开闭受保卫细胞的控制。
接下来,请学生结合两个录像片段以及以上问题的回答,总结出植物蒸腾作用的概念。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并板书:水分以气体形式,主要通过植物叶片上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的过程。

过渡: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是从哪里来的?
(学生齐答:根从土壤中吸收的)
据统计表明,根吸收的水分有99%左右被蒸腾作用又散失掉了,这不是一种浪费吗?(学生齐答:不是浪费)
那它有什么样的意义呢?
(二)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
请学生根据蒸腾作用的概念思考、讨论蒸腾作用的意义。(5分钟左右的时间)
然后,分别请一些同学谈谈他们的观点。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适当的点评和讲解。
比如当学生说出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增加空气的相对湿度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你能否设计一实验来证明你的观点呢?学生根据初一曾经学过的知识肯定能设计出来。等学生说出来后,教师请学生观看课前拍摄的录像片段《较量》。(内容主要是两位同学用相同的干湿温度计,同时测量裸地和小树林两个环境的空气相对湿度)通过具体的数据证明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的相对湿度。
当学生说能降低植物体表面的温度时,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来解释其中的原因。
当学生说能促进自然界的水循环时,教师可以播放《水循环过程》的flash动画让学生欣赏,帮组学生理解植物的蒸腾作用在自然界水循环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当学生不能说出能产生蒸腾拉力时,教师可以启发他们思考:植物体内的水分为什么能由下向上运输呢?向上运输的拉力来自于什么呢?在对这些问题思考的过程中他们能逐渐理解这一意义。
最后教师再进行板书总结蒸腾作用的意义是:
1.增加空气的相对湿度;
2.降低植物体表面的温度;
3.产生蒸腾拉力,促进水分、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
4.促进自然界的水循环。
过渡:植物的蒸腾作用既然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我们能不能在现实生活中进行具体的应用呢?引发学生思考、讨论。
(三)蒸腾作用的应用
学生的思维非常的开阔,下面列举一些学生的精彩发言:
1.夏天和冬天可以在空调房间内摆放一些蒸腾作用比较旺盛的植物,来增加空气的相对湿度;
2.在沙漠地区,如果非常的口渴,可以用塑料袋套在植物体上,利用植物的蒸腾作用来获取少量的水;
3.在一些干旱地区,多栽种一些植物,可以促进该地区的水循环,提高降水量。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并及时地给与鼓励和赞赏。
过渡: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现象跟植物的蒸腾作用有关,你能做出合理的解释吗?
教师依次提问:
1.我们校园里栽种有很多雪松,它的叶呈什么形状?为什么?
2.夏天,人们在移栽树木时往往会去掉一些枝叶,为什么呢?
最后,教师进行简单的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植物蒸腾作用的概念和意义,我们不仅要了解这两方面的内容,关键是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并能有一些具体的、现实的应用。
(注:文中所提到的三个录像片段均为教师课前请学生协助共同拍摄而成。)
七.板书设计
植物的蒸腾作用
活动一:测定植物的蒸腾作用
现象:保留叶片的塑料袋内有大量的小水珠;此锥形瓶内的液面下降。
结论: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叶片中散发出来的过程,叫做植物的蒸腾作用。
活动二:探究水分散失的“门户”
1.  制作“青菜叶表皮”的临时装片;
2.  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
结论:水分散失的“门户”是气孔。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