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湖南地区高三生物一轮复习Word教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11-02 09:02:28

第26讲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考试要求
1.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掌握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的四个方面,并能正确评价该学说的意义和不足。
2.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记住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的概念;理解种群是生物进化、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会计算基因频率。
3.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产生进化的原材料。理解突变和基因重组等可遗传变异的不定向性产生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4.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理解自然选择通过保留有利的基因型个体、淘汰不利的基因型个体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变化,从而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5.隔离导致物种形成(物种的概念、隔离、物种形成)。记住物种、隔离的概念;理解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重要作用,掌握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

知识整理
一、自然选择学说及其发展
1.主要内容:
(1)过度繁殖:生物的繁殖能力很强,能产生大量后代。(基础)
(2)生存斗争:部分个体被淘汰。(动力)
(3)遗传变异:生物个体既有亲本的遗传性状,又会出现变异。(内因)
(4)适者生存:在生存斗争中,有利变异的个体适者生存,不利变异的不适者淘汰。(结果)
2.意义:能科学的解释             的原因,以及生物的          性和          性。
3.不足:不能科学的解释               的本质,不能解释自然选择如何对可遗传的变异起作用。
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                。也是生物繁殖的                。
种群:生活在同一地点的              的一群个体。
基因库:一个种群的               所含有的               叫这个种群的基因库。
基因频率:某种基因在某个群体中出现的比例。
影响基因频率的因素:                、                、                。
生物进化的实质就是种群                  发生变化的结果。
2.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和                 。
      产生                        基因重组
突变         新的                           多种多样的              种群出现大量的可遗传变异        变异是不定向的        形成了进化的原材料
3.生物进化的方向决定于                 。
               经自然选择
变异是不定向的              不利变异被淘汰,有利变异逐渐积累          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            改变,        生物朝一定方向缓慢进化。
4.隔离导致物种形成(必要条件)
(1)物种:分布在一定的                ,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在自然状态下能够相互               ,并产生            的一群生物个体。
(2)隔离:
概念:同一物种不同           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        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
类型:地理隔离、          隔离。
(3)物种的形成:
                            自然选择1
      地理           变异1             变异类型1        新种1
原种                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生殖
隔离                               隔离
变异2             变异类型2         新种2
                      自然选择2

[1] [2] [3]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