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活动《给春天的信》及案例分析
(一)活动产生背景:
最近几次让幼儿分发碗和调羹的时候,我发现孩子们喜欢边拿边交流:我们这组有六个人,我要数六把调羹六个碗。然后看见他们一个一个去数,我故意对他们说:你们能两个两个的数吗?有的孩子听懂了我的要求,很快的数出并能正确的拿出两个、四个、六个,有的孩子第一次拿了两个接着是三个、四个、五个、六个。我想中班的孩子对计数的要求应该不仅仅是一个一个数,他们实际上已经具备目测数群或几个几个计数的能力了。但如果老师不要求他们用不同的计数方法去数,大多数孩子都只想到一个一个去数。针对这种情况,我设计了这节数学活动《给春天的信》,希望幼儿能通过游戏“送信”来学习计数的不同方法,学会自我挑战,自我提高。
(二)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寄信活动,正确感知9以内数量,会按数量将圆点卡归类摆放。
2,巩固对数字9的认识并知道其表示的实际意义。
3、在活动中乐意与同伴交流。
(三)活动准备:
信封(分别贴有5、6、7、8朵花),自制数量不同的实物卡片,自制邮箱(分别贴有数字5、6、7、8)。
(四)活动过程:
一,老师把春天的秘密做成了一张张的卡片,想请小朋友帮忙把这些卡片做成信寄给春天,行吗?
教师出示信封:它们一样吗?(信封上贴有不同数量的花朵)哪里不一样?幼儿自己发现并交流。
【由于幼儿对春天的秘密是什么很感兴趣,很愿意帮老师寄信,所以他们在观察信封上不同的花朵时很认真,小手指着,小眼睛眯着,小嘴巴轻轻的念着】
二,学习计数的不同方法:
你是怎么数出信封上花朵数量的呢?引导幼儿说出不同的计数方法。要求幼儿边讲述便摆弄信封上的花朵。
【开始孩子们只是说出用眼睛看的,用心数的,用手指着一个一个数的、、、、、、。通过我的引导,有些孩子能两个两个一个数出是五个,也有的孩子能三个两个数出也是五个。在数八朵花的时候,孩子们出现了困难,我故意把花摆成上面四朵下面四朵,然后又摆成左边四朵右边四朵,接着还摆成上面三朵下面五朵等,不同的摆放形式,调动了孩子目测数群的积极性】
教师小结幼儿计数的方法:一个一个指着数,两个两个数或三个三个数,先数一部分再接着往下数、、、、、、。
三, 用不同的计数方法数一数卡片上物体的数量(和好朋友说一说),请部分幼儿示范讲述,并引导幼儿说出不同计数方法的利与弊。
【这时大多数孩子能主动运用刚学过的不同的方法进行计数了,上来示范讲述数量是六的孩子能说出我是先数四个再数五个六个的,数量是八的孩子能数出三个三个是六个再有两个就是八个,数量是七的一个孩子也是先目测四个再目测三个就是七个,问他为什么不一个一个数,他居然说这种方法只要数两下,很不简单。孩子已经懂得了自我挑战,也能感受到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获得成功的快乐】
四,幼儿玩寄信游戏:
1,幼儿送信。
【开始由于我的交代不够明确,有很多孩子不知道怎么寄,只是把自己手中的卡片送往靠自己最近的信封里,没有考虑数量,但经过孩子们自己的交流与修正,他们很快就明白了卡片要送往和花朵标记数量一样的信封里。】
2,幼儿检查信寄的是否正确(要求每组幼儿检查一封信)。
3,最后把信封寄进相应数字标记的邮箱里。
(五)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我从孩子的生活情景“送信”游戏导入,激发了孩子尝试后面活动的学习兴趣,孩子们能从开始一个一个数信封上的花朵,然后到主动用不同的计数方法去数卡片上的实物,这中间一方面是幼儿通过与同伴交流,及时发现了同伴的新方法,调整了自己数数的方法。另一方面是老师及时了解了孩子的思维,有意识的用不同的方式摆放操作材料,引导幼儿主动地去目测数群。由于孩子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的不同计数方法,以致让孩子上来示范讲述时,孩子们能用目测数群的方法来进行计数,而且能感受到自我挑战成功的快乐。最后环节,虽然我没有明确交代送信的要求,但孩子们能通过交流来发现自己的错误并能及时纠正调整,我想这也是孩子这次活动中的一种收获吧!但是最后我让孩子们检查信时,还是发现有的孩子用手一个一个指着去数,他们对新的计数方法还感到困难。我想对于这样的孩子,最好的方法还是需要老师设法为他们创设计数的机会,耐心的等待,相信总有一天他们会把不同的计数方法成为自己的一种内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