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的观察》教学实录
S老师为每个学生小组提供了一张纸,这张纸将成为今天学生们科学探究的第一配角。三年级的学生们将借助这张纸的观察,来体验仔细观察的重要性。
“用各种方法来观察这张纸,看看你最多能观察到几个特点?”在学生们观察之前,S老师简单地说明了观察任务,并板书了课题“纸的观察”。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观察,S老师还从材料袋里取出了一小片塑料,轻轻地拉开,原来是一个简易的放大镜。教师让学生们说说如何使用这个放大镜。
“可以利用这个放大镜来看到纸里的纤维。”一个男生道。
“不要用手拿放大镜的镜片,否则会弄脏放大镜,影响我们的观察。”一个女同学道。
S老师简明地介绍了简易放大镜的使用,然后为每个学生提供了放大镜。轻轻拉开放大镜,学生们开始了自主观察活动。观察活动以学生个体形式独立进行着,但是小组内的交流必不可少,我们可以从他们之间热烈的讨论中了解到。观察活动持续了5分钟。
在S老师的引领下,学生们开始了小组之间的交流汇报活动。一位女同学站起来,用手势表示她一共观察到了纸的14个特点,并尝试一口气说出来:“它有四个角,有四条边,是白色的,是长方形的。它易燃烧,表面粗糙,里面有纤维。保水性差,不透明,能够弯曲。”当说到第9条观察信息后,女同学开始犹豫了,似乎不能再说下去。
S老师追问:“你不是找到了14个纸的特点吗?现在才说了9个,其他5个特点还能说吗?”看来,这个女同学已经忘记了剩下的5个信息了。
S老师对其他的几条信息进行了追问:“容易燃烧、里面有纤维、保水性差这几个特点,是你刚才观察到的吗?”女同学道:“我以前做过实验的,纸是能燃烧的。刚才用手摸了纸面,很粗糙,我想里面有纤维。”老师恍然大悟状:“哦,原来有几个特点不是刚才观察到的,而是以前的经验和自己的推测。”
在学生们的提议下,这位女同学决定将其中的几个“观察特点”删除掉,因为她现在知道,只有通过观察获得的信息才能算是观察信息。那些想象的、推测的或者以前的经验不能作数。
由于学生们需要对交流信息进行合理性、科学性的评价和质疑,于是接下来的交流活动就变得热烈和谨慎。当一个学生说到“纸里有纤维”时,S老师让他描述“纤维”的特点。由于其他学生也观察到了这个特点,于是S老师让他们做了补充。学生们似乎没有注意到描述和补充过程中出现的“可能”、“好像”这些模糊的用词,在S老师的提醒下,他们终于意识到了这一点。原来,即使是观察,有时候也不能得到确切的信息。
随后,S老师又取出一张纸,这是一张牛皮纸。“加上这张牛皮纸,我们已经有两张不同的纸了。同学们能对这两张纸的特点进行对比观察吗?打算怎么观察?”S老师提出了新的观察任务,并试图引导学生对观察方法作出设计。一位同学道:“我可以把两张纸的特点分别记录下来,再进行对比。”另一位同学道:“可以先看颜色有什么不同,再看形状、表面是光滑和还是粗糙的,这样一个一个的对比。”
S老师给各组提供了牛皮纸后,学生们立即投入了观察活动中。此时,S老师一边观察着学生们的活动,一边听取部分小组的交流。这次的观察活动持续了2分钟。
第一组同学道:“这两张纸的大小、颜色不一样,白色的纸很光滑、而黄色的纸很粗糙。”一位同学对第一组的同学进行了评价:“我同意他们组的意见。”另一位同学评价道:“我同意这位同学的前两个意见,不同意黄色纸很粗糙。因为黄色纸的一面很光滑,另一面比较粗糙。”
“那么怎样表述黄色纸是粗糙和还是光滑的呢?我们可以摸一摸牛皮纸的两个面,这就是仔细的观察。”S老师利用学生的评价又一次对他们的观察活动进行了点拨。学生们再次摸了摸牛皮纸,其中一位学生道:“我们仔细地摸,黄色纸的正面很光滑,反面很粗糙。白色纸的两面都比较光滑。”另一位学生补充道:“牛皮纸的两面光滑程度不同,牛皮纸和白纸的光滑程度也不同。”
S老师对学生们的观察活动进行了激励性的评价:“我们不能简单地去观察两张纸的表面是不是光滑,而要像刚才的同学那样,仔仔细细地去观察,才能获得更多的信息。”
接着,学生们继续交流了两张纸的不同,包括气味、反光能力、撕开后的纤维粗细。期间,S老师让学生们进一步说明观察的方法、观察到的特征。学生们似乎对两张纸的纤维产生了观察兴趣。于是,S老师利用投影展示了进一步的观察任务:观察两张纸的纤维有什么不同。接着,提供了两种不同的观察方法:用放大镜观察撕开后的纸的边缘,看看纤维的不同;用手轻轻地将纸揉成一团,揉一会儿后,再将纸展开,观察两张纸的不同。
3分钟的观察活动结束了。
“两张纸的纤维都很细,黄色纸的纤维密一些,而白纸的纤维要少一些。”一位学生交流道。
“我用力揉了两张纸,能看到像毛线一样一丝一丝的纤维。”一位男生说道。
“我想知道纤维的排列顺序能不能改变?”一位学生边折叠着白纸,边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学生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问题,“为什么纸揉过后会变软?”“纸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纤维?”“两张纸都是用纤维组成的,那为什么纸的颜色会不同呢?”一位学生道:“我认为,揉了以后,纸里的纤维的排列顺序被搞乱了,所以变得软了。”
“刚才我们一直在研究两张纸的不同点,说着说着,就说到了两张纸的纤维了,这两张纸都有纤维组成。那么是不是所有的纸都有纤维吗?”S老师向学生们提出了又一个新问题,“我们可以在课后继续观察,来证明自己的猜想。”
最后,S老师就今天的学习做了小结:“通过对纸的观察,我们知道了纸有许多特点,两张不同的纸在形状、大小、颜色、气味等方面有区别,但是两张纸都由纤维组成的。在观察过程中,我们还了解到,要获得纸的更多特征需要仔细的观察、对比的观察,需要借助一定的工具和方法进行观察。在观察过程中,同学们都很认真、仔细,而且积极地合作,我相信大家在课后会观察到更多的纸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