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教学设计2
教学设计: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萧山区益农镇小 罗海军
教材分析: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科学》四年级上册《声音》教学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是继《听听声音》之后,进行的关于声音产生的研究。主要通过“使物体发出声音”、“观察发声的物体”和“观察音叉的振动”三个活动来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从教材的编排来看,首先是让学生想办法让各种物体发出声音,同时思考感受:声音的产生与振动有关吗?第二部分则是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来验证这个猜想。最后通过观察音叉的振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本堂课我大胆的把“使物体发出声音”和“观察发声物体”2个活动合并在一起,让学生在观察中去猜想,第二个活动是观察音叉的振动。这2个活动我都放手让学生去探究。最后通过吹树叶这个延伸活动把本课知识进行拓展。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过程与方法
能观察、比较、描述物体发声和不发声时的不同现象,能够从多个物体发声的观察事实中对原因进行假设性解释,可以借助其他物体来观察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大胆的阐述自己的观点,乐于和他人合作,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和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让学生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难点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分析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准备材料:
尺子45把、皮筋45根、鼓10面、音叉10个、水槽装3分之二的水10个、嫩树叶100片。实验记录纸一45张、实验记录二10张。课前录音1段1分钟。(根据学生数适当调整)
教学过程:
导入(3分钟-5分钟):
师:同学们,我们先一起来听一段录音。
教师播放录音(1分钟)
师:这段录音中有哪些你熟悉的声音?你能用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回答。(3到5个)
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声音,那声音是怎么产生的?
生猜想并填写记录纸。(思考半分钟)
我认为声音是( )产生的。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声音是怎么产生的。(板书)
(这个环节用班级学生下课的录音导入,是想拉近学生的距离,填写猜想是想让学生的前概念暴露出来,并且让学生在探究后自己来否定自己的前概念。)
探究和解释(25分钟-30分钟):
活动一:制造声音、观察发声物体。(15分钟)
师:同学们,对于任何的科学现象,我们不能凭空猜想。下面我要提供实物让同学们在操作中进行观察,从观察中进行猜想。老师提供几样东西,你们看这是?
教师出示鼓、皮筋、尺子、棉线。请大家自己想办法利用这4样东西制造出声音。实验要求请大家看投影。
实验要求:
1、在制造声音过程中不要太响,以免影响别的小组。
2、小组中每位同学4样东西都要操作。因为鼓只有一面,所以大家要轮换好。
3、别忘了填好实验记录表。
4、实验结束后要把材料整理好。
师:你们对实验要求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请材料员上来领取材料。
实验记录表1(每个人单独完成)
|
尺子 |
皮筋 |
鼓 |
棉线 |
我是怎样让它发出声音的? |
|
|
|
|
我听到了怎样的声音? |
|
|
|
|
发出声音时我看到什么? |
|
|
|
|
物体发出的声音与什么有关? |
|
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关键是指点学生用多种方法)
师:大家刚才活动了这么久,请大家现在小组内讨论下。
师:谁愿意说给大家听听你的发现
学生按照物体顺序交流活动的发现。教师适当的进行板书,并引出振动的概念。
(这里通过学生的看、摸已经能够感觉到物体发出声音与物体振动有关,教师在这里关键要解释振动是怎么样的一种运动方式,估计学生会猜测物体发出声音与敲击,或拉动物体有关,那么老师要引导学生敲击或拉动物体是给物体施加力,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施加力后物体产生了什么变化?学生可能会说振动或上下(往返)动,然后我们就引出下一个活动。)
活动二:观察音叉振动(10分钟)
师: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音叉)教师演示敲击音叉,发出声音。
学生自己敲击音叉,听声音。
师:接下来我们就要用音叉来继续帮我们解开声音产生的秘密。请大家看投影
实验:敲击音叉,轻轻的放水中。
实验要求:1、每位同学都做一遍。
2、填完整记录表2。
|
发出声音时我们看到、感觉到什么? |
摸发声的音叉 |
|
敲击音叉,把音叉放入水槽中(写画) |
|
我们得出的结论 |
|
分析记录表二:
教师提问:为什么手会感觉到麻麻的呢?
为什们水会溅出来呢?
师:刚才我们借助水使音叉的振动更加的明显,借助一些物品来帮助我们研究,是科学研究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把猜想 记录表1 记录表2都拿出来看,你有什么想说的?
(这个环节的设计,是想让学生通过听音叉声音、看、摸、观察敲击音叉后在水中情况来感受音叉在发出声音时,音叉在振动。并告诉学生,对于一些振动不明显的,我们可以利用一些工具使它明显化,进一步强化概念。)
延伸环节(3分钟-5分钟):
用2片叶子发出声音。
师:想想刚才这个声音是怎么产生的。什么东西再振动?
(这个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能够利用今天所学内容来分析,是对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个延伸环节,让学生关注身边可以发出声音的物体,并学会分析是什么在振动。另外,前面的课堂中主要是固体的演示,这里出现气体振动也可以产生声音,对本课内容的知识进行了扩展。)
板书设计: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在一个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的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叫振动
皮筋:
鼓:
棉线:
音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