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和运动》复习课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小学科学探究教学观摩与学术研讨会获奖教案.doc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3-03-11 13:26:21

教学目标:

1.能够根据提示,找到概念之间的关系,完善力和运动单元概念图;能够在一定情境中回忆并理解《物体的运动》和《无处不在的力》单元所学知识;能够掌握控制变量的方法。

2.熟练掌握《物体的运动》和《无处不在的力》单元的相关知识。

3.愿意并积极参与课堂复习,乐于动脑思考。

教学重点

能把《物体的运动》和《无处不在的力》单元的知识建立起联系,加深记忆;掌握控制变量的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教学关键:熟练掌握基本知识点,掌握答题思路和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检测题单);学生(A4纸,笔)

【单元整合复习设计思路】

一、当前小学科学复习课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主体地位缺失

为数不少的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加大复习课教学容量,课堂上以自己的讲代替学生的学,课堂成为教师表演的舞台,课堂上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少,学生动手的机会更少。

2.教法单一,枯燥无味

多数教师在课堂上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让学生回顾学过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做练习来巩固学过的知识,学生觉得很枯燥,缺乏新意,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3.简单重复,停留在表面

有些教师由于没有很好地钻研教材,梳理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不能把课与课、单元与单元的知识点串连起来,形成知识体系,仍然按上新课的做法,把知识点孤立起来,一单元一单元复习下来,没有增加新的内容,没有深化知识、培养能力、训练方法,只是简单地重复一遍。

4.重点不突出,难点不能突破

有些教师缺乏对学生实际情况的了解,不清楚学生在哪些方面掌握较好,哪些方面还存在问题,导致复习时平均使用力量,一节课下来,疑点依然存在,难点没有解决。有些教师还缺乏对考试要求的把握,没有对一些核心知识、探究能力进行重点的复习和专门的训练。

5.复习课上成练习课    

由于复习课很难上出新意,一些教师认为与其简单地重复一遍,不如让学生做练习来得实在,于是,我们经常发现常态的复习课往往是开头几分钟教师把学过的内容讲一遍,接着让学生做练习,教师讲评。

二、单元整合教学设计的原理

   1.复习设计应符合艾宾浩斯遗忘规律

图一中不难看出,输入的信息在经过人的注意过程的学习后,便成为了人的短时的记忆,但是如果不经过及时的复习,这些记住过的东西就会遗忘,而经过了及时的复习,这些短时的记忆就会成为了人的一种长时的记忆,从而在大脑中保持着很长的时间。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记忆的特点安排课后复习、单元复习和期末总复习,使得学生的短时记忆变成长时记忆,长时记忆变成永久记忆。                       

图二

 

    图二中不难看出,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学生的记忆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遗忘,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同时学生对有意义的知识记忆的程度要大于无意义的知识,因此本文设计的单元整合复习就根据学生的这一规律,把知识进行了联系,把无序的知识变得有序,把无关的知识变得关联起来,形成网络加深学生的记忆。

2.小学生的主要心理特点

1)感知、记忆的特点。

     起初,他们选择观察对象常常从兴趣出发,以后则渐渐能够按照学习任务的需要去感知事物了。他们对一些有趣的事情能很好地记住,而对老师交给的学习任务有时记起来却感到困难。他们能记住一些具体的、直观的材料,而对抽象的词、公式和概念却难以记住。因此,单元复习应从兴趣出发,应把学过的枯燥的文字知识转化为形象的图形或动画,以具体的图片加强学生的理解,强化学生的记忆。

2)情感、意志的特点。

    小学生希望获得他人尊重的需要日益强烈,道德情感也初步发展起来。此时他们的好恶不再是只停留在口头或面部表情上,而是常付诸于行动。随着求知欲的日益增强,他们不再满足于问“这是什么”,而开始问“这是为什么”,认识、分析各种问题开始注意从动机、效果多方面评价自己和他人。

小学生的身体各器官、系统都生长发育得很快,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但同时因为他们的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所以遇事很容易冲动,意志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在完成某一任务时,常是靠外部的压力,而不是靠自觉的行动。在学习活动中,虽然开始时劲头很足,但却往往虎头蛇尾,不能持久。  

 基于学生的心理特点,《力和运动》单元复习课从兴趣出发,以任务驱动为主线开展复习,把学生的学习任务设置为难度不同的“关卡”,一关一关的闯过最终获得胜利。这样的设计提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乐于去学习,享受学习的过程,并能在整个过程中始终保持高度的集中。

《力和运动》单元整合复习步骤是五个字“忆、梳、析、练、测”(即回忆知识,再现记忆梳理知识,建立联系分析知识,掌握方法练习知识,深化记忆随堂检测,应用理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师:玩过益智类的闯关游戏吗?

生:玩过

师:你能说说游戏的规则吗?

生:自由说

师:老师今天给大家准备了许多礼物,但是打开礼盒的钥匙却不见了。不过没有关系老师这里有个藏宝图,我们只要跟着这个藏宝图去寻找,一定会找到的。下面我们一起寻找金钥匙好吗?

生:好

师:下面我们来看看藏宝图,总共有五关,我们必须在40分钟内快速的通过,否则金钥匙就会消失了。

【设计意图】四年级的学生年龄比较小,上课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同时本课的复习内容多,因此我把本课的内容融入到一个寻宝的游戏中,即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很好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保证了学生学习的效果。

二、回忆知识,再现记忆

第一关:摘苹果

(教师把三、四单元的主要概念凌乱的放在果树上,让学生把概念按类别摘放在对应的位置上)

师:同学们,欢迎来到魔法森林,我是“力”之树你们必须把苹果(苹果上写着《物体运动》和《无处不在的历》对应的概念文字)放在对应的篮子中才能过关。

师:叫一名学生来回答,老师进行操作,并问其他同学是否赞同。

师预:如果学生都说错可以提示“把概念和对应的篮子连在一起读看是否通顺”(方法)

【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回忆所学的主要内容,并让学生进行讨论、口述。回忆,就是学生将过去学过的旧知识不断提取而再现的过程。回忆是复习课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看课本目录回忆所学的知识,并在知识树的帮助下建立概念之间的联系。    

三、梳理知识,建立联系

第二关:分苹果

(把第一关回忆的概念放在对应的位置上,给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

师:同学们,我们刚才的概念被打乱了,看看你是否能把概念苹果放在对应的位置上(点击第六页概念图),请把题单打开把对应的序号填在方框内(提示:不用写字,速度要快啊!)

生:完成概念图,老师巡视。

:一起完成看概念图,看看是否正确。(点击课件6

师:(2’)对应概念图打开书寻找你掌握不准确的概念画出来。给大家两分钟时间。(大家可不要把握住这两分钟啊,对你的后续管卡非常重要)

生:学生看书整理知识点。………………………………【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