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落伞》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制小学科学第八册 研讨会获奖教案.doc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3-03-16 08:00:40

一、【教学内容】

苏教版六年制小学科学第八册第51~52

二、教材简解

《降落伞》是第四单元《无处不在的力》中的最后一课。这个单元先帮助孩子建立力的一般概念,再对身边的弹力、重力、摩擦力和阻力进行探究。最后,在《降落伞》这一课里,把对无形的力的探究,具体化到一个实物上,一个孩子们感兴趣的降落伞上,让孩子更深入地认识空气阻力,并引导他们探究出降落伞的秘密。

三、【目标预设】

1.知识和能力

①利用现有的材料,设计并制作简易的降落伞。

②知道降落伞下降时受空气阻力和重力大小的影响。

③知道降落伞下降的速度和伞面的大小、伞绳的长短、物体的轻重有关。

2.过程与方法

能够设计实验,获得有效数据,探究出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具有参与和合作的意识,有主动交流与分享的品质。

②积极面对科学问题,有反复尝试与探索的精神。

四、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提出假设,并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探究出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2.教学难点:

①制作一个性能良好的降落伞。

    ②控制好实验中的不变量,获得有效准确的实验数据。

五、【设计理念】

1.亲历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这是一节典型的实验课,以降落伞为切入点,让学生亲历“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这一探究过程,体现小学生以探究为核心的科学学习过程。

2.贴合学生最近发展区。教学中,先“观看”降落伞,接着“分析”降落伞,再“制作”降落伞,都是为学生的探究活动做好铺垫,为他们获得正确的认识搭好“脚手架”,帮助学生“跳一跳、够得到”。

3.实验材料最优化。实验材料是一个无声的老师,它决定着实验的可行性、有效性。教师先要不断地尝试,选择孩子容易操作的材料、结果对比明显的材料、对孩子的视觉有很大冲击的材料。

六、【教学准备】

1.降落伞的制作材料:大小不同的伞面、长短不同的伞绳、重量不同的垫圈。

2.秒表、计算器、实验记录单。

3.相关课件(含降落伞的视频材料)

七、设计思路

 

(见附件2

 

 

 

 

 

 

 

八、【教学过程】

(一)联系科技发展,引入课题。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1.    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神州八号”与“天宫一号”吗?谁可以为我们介绍一下?

 

2.    下面我们来看一段“神八”与“天宫”的对接录像。注意看:“神八”的返回舱是借助什么安全着陆的?

 

 

学生交流倾听

 

 

看视频,关注到返回舱的降落伞。

了解中国航天科技的发展,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以剪辑过的视频集锦,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出降落伞。

生成性点拨:让知识面广的学生畅所欲言,激起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再以深入浅出的短片,进入主题。

(二)关注降落伞的原理,分析受力情况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1.这可是几千米的高空啊,为什么有了降落伞就安全了呢?(副板书:降落伞的简笔画)

 

 

 

2.在空中,降落伞除了受空气阻力,还受到什么力的作用呢?

思考降落伞的受力情况,用线段和箭头标示出“空气阻力”。

 

 

表示出“重力”,重力的线段长于空气阻力。

引导学生从观察现象到分析原理。理清降落伞的受力情况,为后续探究影响降落伞下落速度,做好铺垫。

生成性点拨:在副板书位置大块画出降落伞的图,再请学生一步一步分析出受力情况。这样,当学生在预测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因素时,自然会考虑到如何改变向下的力和向上的力。

(三)制作、放飞降落伞,发现问题。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1.(手指降落伞的板书)提问:观察一下,降落伞由几个部分组成?请你做一个简易的降落伞,你需要哪些材料?

2.相机出示实验材料:这个塑料皮做伞面行不行?棉线做伞绳行不行?垫圈做重物行不行?

 

3.播放制作降落伞的PPT,思考:制作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4.发材料:2组用大伞面,两组用长伞绳,2组用重垫圈。

 

 

5.每组选一名同学上来试放。

 

 

 

思考制作简易降落伞的材料,并挑选出合适的材质。

 

 

 

学习制作,抓住要点:伞绳从四个角到节的长度要相等。

 

 

小组合作,尝试制作。

 

 

 

 

同时、同高度放下降落伞

学生对材料的思考,即使对制作过程的初步思考。顺着学生的回答,逐个出示教师为他们提供的材料。

 

直接看视频学习制作,化解教学难点,节约时间。

 

不同的材料,可以使降落伞的速度产生明显的差异。

检验自己小组的降落伞性能,关注到降落伞的速度差异。

生成性点拨:制作降落伞时,从四个角下垂到结的长度应相等,以利于降落伞的平衡;放飞降落伞时,两手捏住降落伞的两边,保持同一高度,也有利于降落伞的平衡。

(四)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1.    刚才6个降落伞,下降的时候有什么不同?真的是这样吗?我们再来试一次。

 

 

2.    为什么会有的快,有的慢呢?速度的快慢可能和降落伞的什么因素有关呢?(板书:下降速度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3.    谁来说说你们的想法?(板书:伞面的大小、伞绳的长短、物体的轻重)

 

 

4. 请12两组研究“伞面的大小”,34两组研究“伞绳的长短”,56两组研究“物体的轻重”。

 

 

5.你们小组还需要什么实验材料?怎样进行实验?请边讨论边完成实验设计。(发放实验记录单)

 

 

6.哪个小组来说说你们的实验设计?

 

 

7.你认为,试验中还需要注意什么?

 

 

 

8.发放材料,巡视指导。

 

再次放飞,观察降落伞的速度差异。

 

 

思考,提出假设,小组讨论。

 

 

 

阐述小组的讨论结果

 

 

 

明确研究方向

 

 

 

 

小组讨论,完成实验设计。

 

 

 

 

3个小组的代表上台展示实验设计。

 

 

把实验过程在头脑中“走”一遍,琢磨实验细节。

 

 

分组实验

重复实验,确认6个降落伞下降的速度是不同的。

 

 

在小组讨论交流中,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初步修正自己的想法。

 

把众多的预测归结到3个因素上并板书,便于后面的分组研究。

 

直接分配,节约时间。

 

 

 

明确了还需要的实验材料,完成了实验设计,即梳理清楚了自己小组的实验思路。

 

3个组是3个不同的研究方向,展示了3种实验设计。

 

完善实验设计。

 

 

 

 

用较大差异的实验材料,巡视中纠正学生在操作上的一些失误,都可以帮助学生获更得有效的数据。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