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落伞》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制小学科学第八册 研讨会获奖教案.doc
一、【教学内容】
苏教版六年制小学科学第八册第51~52页
二、【教材简解】
《降落伞》是第四单元《无处不在的力》中的最后一课。这个单元先帮助孩子建立力的一般概念,再对身边的弹力、重力、摩擦力和阻力进行探究。最后,在《降落伞》这一课里,把对无形的力的探究,具体化到一个实物上,一个孩子们感兴趣的降落伞上,让孩子更深入地认识空气阻力,并引导他们探究出降落伞的秘密。
三、【目标预设】
1.知识和能力
①利用现有的材料,设计并制作简易的降落伞。
②知道降落伞下降时受空气阻力和重力大小的影响。
③知道降落伞下降的速度和伞面的大小、伞绳的长短、物体的轻重有关。
2.过程与方法
能够设计实验,获得有效数据,探究出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具有参与和合作的意识,有主动交流与分享的品质。
②积极面对科学问题,有反复尝试与探索的精神。
四、【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提出假设,并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探究出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2.教学难点:
①制作一个性能良好的降落伞。
②控制好实验中的不变量,获得有效准确的实验数据。
五、【设计理念】
1.亲历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这是一节典型的实验课,以降落伞为切入点,让学生亲历“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这一探究过程,体现小学生以探究为核心的科学学习过程。
2.贴合学生最近发展区。教学中,先“观看”降落伞,接着“分析”降落伞,再“制作”降落伞,都是为学生的探究活动做好铺垫,为他们获得正确的认识搭好“脚手架”,帮助学生“跳一跳、够得到”。
3.实验材料最优化。实验材料是一个无声的老师,它决定着实验的可行性、有效性。教师先要不断地尝试,选择孩子容易操作的材料、结果对比明显的材料、对孩子的视觉有很大冲击的材料。
六、【教学准备】
1.降落伞的制作材料:大小不同的伞面、长短不同的伞绳、重量不同的垫圈。
2.秒表、计算器、实验记录单。
3.相关课件(含降落伞的视频材料)
七、【设计思路】
(见附件2)
八、【教学过程】
(一)联系科技发展,引入课题。
教师活动预设 |
学生活动预设 |
设计意图 |
1. 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神州八号”与“天宫一号”吗?谁可以为我们介绍一下? 2. 下面我们来看一段“神八”与“天宫”的对接录像。注意看:“神八”的返回舱是借助什么安全着陆的? |
学生交流倾听。 看视频,关注到返回舱的降落伞。 |
了解中国航天科技的发展,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以剪辑过的视频集锦,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出降落伞。 |
生成性点拨:让知识面广的学生畅所欲言,激起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再以深入浅出的短片,进入主题。 |
(二)关注降落伞的原理,分析受力情况。
教师活动预设 |
学生活动预设 |
设计意图 |
1.这可是几千米的高空啊,为什么有了降落伞就安全了呢?(副板书:降落伞的简笔画) 2.在空中,降落伞除了受空气阻力,还受到什么力的作用呢? |
思考降落伞的受力情况,用线段和箭头标示出“空气阻力”。 表示出“重力”,重力的线段长于空气阻力。 |
引导学生从观察现象到分析原理。理清降落伞的受力情况,为后续探究影响降落伞下落速度,做好铺垫。 |
生成性点拨:在副板书位置大块画出降落伞的图,再请学生一步一步分析出受力情况。这样,当学生在预测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因素时,自然会考虑到如何改变向下的力和向上的力。 |
(三)制作、放飞降落伞,发现问题。
教师活动预设 |
学生活动预设 |
设计意图 |
1.(手指降落伞的板书)提问:观察一下,降落伞由几个部分组成?请你做一个简易的降落伞,你需要哪些材料? 2.相机出示实验材料:这个塑料皮做伞面行不行?棉线做伞绳行不行?垫圈做重物行不行? 3.播放制作降落伞的PPT,思考:制作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4.发材料:2组用大伞面,两组用长伞绳,2组用重垫圈。 5.每组选一名同学上来试放。 |
思考制作简易降落伞的材料,并挑选出合适的材质。 学习制作,抓住要点:伞绳从四个角到节的长度要相等。 小组合作,尝试制作。 同时、同高度放下降落伞 |
学生对材料的思考,即使对制作过程的初步思考。顺着学生的回答,逐个出示教师为他们提供的材料。 直接看视频学习制作,化解教学难点,节约时间。 不同的材料,可以使降落伞的速度产生明显的差异。 检验自己小组的降落伞性能,关注到降落伞的速度差异。 |
生成性点拨:制作降落伞时,从四个角下垂到结的长度应相等,以利于降落伞的平衡;放飞降落伞时,两手捏住降落伞的两边,保持同一高度,也有利于降落伞的平衡。 |
(四)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
教师活动预设 |
学生活动预设 |
设计意图 |
1. 刚才6个降落伞,下降的时候有什么不同?真的是这样吗?我们再来试一次。 2. 为什么会有的快,有的慢呢?速度的快慢可能和降落伞的什么因素有关呢?(板书:下降速度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3. 谁来说说你们的想法?(板书:伞面的大小、伞绳的长短、物体的轻重) 4. 请1、2两组研究“伞面的大小”,3、4两组研究“伞绳的长短”,5、6两组研究“物体的轻重”。 5.你们小组还需要什么实验材料?怎样进行实验?请边讨论边完成实验设计。(发放实验记录单) 6.哪个小组来说说你们的实验设计? 7.你认为,试验中还需要注意什么? 8.发放材料,巡视指导。 |
再次放飞,观察降落伞的速度差异。 思考,提出假设,小组讨论。 阐述小组的讨论结果 明确研究方向 小组讨论,完成实验设计。 3个小组的代表上台展示实验设计。 把实验过程在头脑中“走”一遍,琢磨实验细节。 分组实验 |
重复实验,确认6个降落伞下降的速度是不同的。 在小组讨论交流中,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初步修正自己的想法。 把众多的预测归结到3个因素上并板书,便于后面的分组研究。 直接分配,节约时间。 明确了还需要的实验材料,完成了实验设计,即梳理清楚了自己小组的实验思路。 3个组是3个不同的研究方向,展示了3种实验设计。 完善实验设计。 用较大差异的实验材料,巡视中纠正学生在操作上的一些失误,都可以帮助学生获更得有效的数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