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吃什么(教学案例)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研讨会获奖教案.doc
梧州市大塘小学 沈妍
【案例背景】
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长期以来,常识课的评价十分简单,实验的丰富多彩与评价的单一、枯燥形成鲜明的对比,学生的兴趣难以激发,更别说保持学生的探究欲望了。考试评价制度重知识,轻过程,轻技能,轻情感态度。课程改革后,自然课改头换面变成了科学课。改革科学评价方法是课程改革的需求。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起决定性的作用,承担科学启蒙任务的这门课程,要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为其他科目的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同时,科学课的评价制度较以前的常识课得到大幅度的完善,评价出现“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全面化,评价方法多样化,评价时机全程化”的趋势。
下面就《我们吃什么》一课来说一下。
【设计意图】
通过引导学生参与一些活动,让他们关注自己的饮食情况,学会给食物分类,了解一些常见食物所含的主要营养成分,从而懂得自己该吃什么、该怎么吃。学生要在一个个实践活动过程中,了解人体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成分存在于不同的食物中,明白没有哪一种食物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为了健康成长,食物要多样化,不偏食很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们的饮食习惯是否伴随着知识的增长在向着科学和健康的方向靠近,健康意识有没有得到增进。
【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对自己平时吃了些什么东西还是比较熟悉的,但对所吃的各种食物究竟能够为人体的生长发育提供哪些营养等认识还是比较模糊的,而这恰好会影响学生饮食态度与习惯的形成和保持。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念,我们设计了活泼、形象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的过程中,比较轻松、清晰地掌握科学知识要点,为后面学习“怎样搭配食物”作好准备,为建构自己正确的饮食习惯、健康的生活观念奠定坚实的基础。
【设计流程】
本课的教学由以下几个教学环节组成:
一是创设情境,呈现丰富多彩、品种多样的食物。从学生身边经常吃到、见到的食物出发,契合实际,使活动更直观、生动。
二是指导学生用分类的方法认识食物。食物的种类很丰富,给食物分类的标准也很多,这一过程中学生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标准给食物分类。
三是通过阅读资料了解食物中所含有的主要营养,帮助学生认识人类需要的主要营养及其来源和作用,知道没有一种食物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
四是根据营养成分进行食物分类,指导学生可根据其含量进行分类,教给学生事物的分类标准是多样性的而不是唯一的。
五是指导学生统计全班同学最爱吃的一种食物。这一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饮食习惯,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计算、合作、操作等多方面的素质与能力。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 按照自定标准给食物分类;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人类需要的主要营养及其来源;
2. 懂得营养要全面、合理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心饮食,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提高自己的饮食质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增进学生的健康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并进行分类能力的训练。
【教学难点】
按食物的营养成分,给食物分类。
【教学准备】
课件、卡片、统计表格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出示食物图,能用一个词概括这些东西吗?看到这些食物,你有什么研
究想法?人为什么要吃食物?
【评析:从学生身边经常吃到、见到的食物出发,契合实际。】
2、导入:“人以食为天”、“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看来吃也是一门学问,我们不仅要吃得饱,还要吃得科学,吃得健康。(板书:我们吃什么)
【评析:科学学习的许多课题都来自于生活。“我们吃什么”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
二、 用分类的方法认识食物
1.你能利用学具袋中的食物卡片,根据日常生活实际将它们分分类吗?并说说这样分的理由。
2.小组合作分类,说说你准备按什么标准进行分类?
3.小组交流、汇报。
【评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给食物分类, 进一步拓宽了学生的思维渠道和思考的空间。】
三、阅读资料,认识人类需要的营养来源和作用
1.让学生自学教材,通过阅读使学生知道粮食类含有丰富的淀粉,供给人热量和力量;鱼、肉、奶、豆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人体生长发育必需的食物;油脂类含有丰富的脂肪,供给人能量、保持体温;蔬菜、水果类的食物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生物纤维。
3.学生汇报。
【评析:通过阅读教科书,让学生从书中获得比较系统化的概念,并结合具体的食物进行分类,从而把不太熟悉的一些科学名词变得简单化。】
四、根据营养成分进行食物分类
1.认识主要食物营养成分表。发现了什么?
2.能不能根据食物的营养成分进行分类呢?
3.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评析:指导学生可根据其含量进行分类,教给学生事物的分类标准是多样性的而不是唯一的。】
五、指导学生统计全班同学最爱吃的一种食物
1. 以小组为单位统计一下全班同学最爱吃的一种食物,并作出统计图。
2. 说一说同学们最爱吃的食物中含有哪些主要营养成分?
3. 通过阅读资料和分析统计图,思考并讨论:只吃我们爱吃的食物,营养是否均衡?
得出结论:食物要多样化,不能偏食、挑食。总结及拓展。
【评析:通过统计活动,使学生了解按营养成分为食物分类的科学方法, 明确没有一种食物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全部营养,从而形成“建立合理饮食结构”的意识。】
六、课堂总结:
师:今天的课学完了,你有什么收获?怎样搭配食物才合理?怎样才能吃得健康?我们下节课再一起来研究。………………………………【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