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五(下)
中心小学 费许峰
一、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1. 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2. 下沉的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3. 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反之则上浮。
(二)过程与方法
1. 设计实验验证下沉物体在水中受到了浮力作用,用弹簧秤测量下沉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观
察下沉的物体在浸入水中的过程中排开的水量的变化。
2. 画示意图,运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 体验实验验证的重要意义。
2. 懂得数据在分析解释现象过程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理解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画示意图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四、教学准备
1. 学生小组:塑料水槽(器材盒)、条形盒弹簧测力计(2.5N)、量筒、圆柱形饮料罐(以9
组预设,每3组一类。大、中、小)、记录纸、铁架台、陶泥。
2、生每人完成课前体验在空气中和水中上提同一重物,感受不同重力的活动。
五、教学过程
(一)实验导入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研究,我们知道了上浮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那么,下沉的物体在水中是否也会受到浮力的作用呢?比方说这罐饮料(出示饮料罐并将它放入水槽中)。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二)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
1. 学生猜测并说理由。
2. 设计实验方案。
(1)引言:看来大部分同学比较认同“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这一观点。科学最讲究实证,所以你们得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你们的想法。这样吧,今天就请大家根据老师提供的实验器材(测力计、量筒、饮料)进行设计。先小组讨论,有思路了马上举手!我们来比一比,哪个小组最能想办法?
(2)小组讨论(老师巡回指导;选择成熟方案)。
(3)汇报交流,评价小结。
(4)讨论浮力计算方法(浮力=空气中的重力—水中的重力)。
3. 实验验证。
4. 汇报交流。
5. 分析归纳(板书: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
(三)下沉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的大小
1. 引言: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了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那么,下沉的物体随着浸入水中体积的变化,受到的浮力大小会变化吗?接下来,我们用实验来加以验证。
2. 实验前指导。
(1)投影实验记录单。
(2)教师边演示边讲解实验步骤和记录方法。
A. 小部分浸入……
B. 大部分浸入……
C. 全部浸入……
(3)补充其他注意事项。
3. 分组实验。
4. 汇报交流,分析数据。
5. 下沉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1)分析实验数据。
(2)讨论交流。
(3)归纳小结:下沉的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就越大(板书)。
(四)浮力和重力的关系
1. 引言:通过前几节课和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不管是上浮的物体还是下沉的物体
都会受到水的浮力的作用。同时也说明任何物体在水中都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是浮力;另一个
就是重力。那么,我们能不能用重力和浮力的关系来解释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原因呢?
2. 画示意图解释物体(泡沫、饮料罐)在水中的沉浮。
(1)浮在水面上的泡沫: 浮力=重力 出示受力关系图
(2)沉在水底的饮料罐: 浮力<重力 出示受力关系图
(五)课堂作业(机动)
下沉的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吗?
|
|
小部分 |
浸入水中 |
大部分 浸入水中 |
全部浸入水中 |
|
|
大陶泥 |
|
中陶泥 |
小陶泥 |
||
在空气中的重力 |
|
|
|
|
|
|
|
|
|
|
|
|
|
|
|||||||||||||
在水中的重力 |
|||||||||||||
|
|
|
|
|
|
|
|
|
|
|
|
|
|
|
|||||||||||||
浮力大小 |
|||||||||||||
|
|
|
|
|
|
|
|
|
|
|
|
|
|
排开的水量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