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烛能燃烧多久》教学设计及教材分析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3-01-17 15:51:07

一、与自然教材相关的内容

九册:5课《热空气》、16课《热传导》、17课《热对流》、18课《热辐射》、19课《保温和散热》

十册:5课《空气的成分》、6课《氧气》、7课《二氧化碳》、8课《燃烧和灭火》

二、教材结构

         引出要探究的问题:讨论空气真的被烧完了吗?

蜡烛能燃烧多久  学生自主探究:保持蜡烛的燃烧

         全班交流探究的过程、结果以及解释

三、理清本课时的教学要求

1、成都市教学要求:对本课无特别要求。

2、本单元的核心概念

(1)热能够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直到两者温度相同。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传递。(传导、对流、辐射)

(2)物体的燃烧需要一定的条件,我们用破坏燃烧条件的方法来灭火。

3、本课时具体概念

不断地补充空气,保证空气的流通,是保持可燃物继续燃烧的必要条件。

 4、教学目标

(1)经历一个对蜡烛会熄灭与保持燃烧的探究活动过程;

(2)经历一个不断否定与纠正自己的推测的思维过程;

(3)能够设计一些实验解决自己不断产生的疑惑,并且形成自己的实验报告;

(4)使学生明白杯子里的蜡烛熄灭是由于杯中的氧气不足;

(5)不断补充空气,保证空气的流通,是保持可燃物继续燃烧的必要条件;

(6)在活动过程中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5、挖掘本课的前概念

(1)热空气上升

教材P43页对流:暖气片周围的空气被加热并上升,冷空气下降又被加热,冷热空气的不断相对流动就使整个屋子温暖起来了。

或游戏活动:点燃蜡烛,塑料袋上升。

(2)燃烧的条件

教材P47页:点燃两支蜡烛,然后在一支蜡烛上罩上玻璃杯。杯中的蜡烛没烧完就熄灭了;点燃两支相同的蜡烛,同时罩上两只大小相同的玻璃杯。小杯子里的蜡烛先熄灭,因为杯里的空气少,大杯子里的蜡烛后熄灭,因为杯里的空气多。

从而得出燃烧需要的条件:可燃物、一定的温度(燃点)、具有可帮助燃烧的空气(氧气)。

四、教材分析

这一课教学内容非常有趣,对学生的思维发展也非常有益。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杯子中的氧气烧完了吗

  在上节课,我们用一个玻璃杯罩在一支点燃的蜡烛上,结果会怎样?学生都知道蜡烛会熄灭,他们的解释可能是杯子里的氧气用完了。那么,蜡烛在杯内燃烧的时间有多长呢?学生作出各种猜测。实际测试后,再让学生推测小杯子里这支蜡烛能燃烧多久。预测后,实际试一试。学生在实验中,思维发展比较好的同学可能会想到给杯子换气。但一些小组并没有考虑到,故所测的结果一次比一次小。在多次测试的情况下,让学生选择一个数据。交流时,教师着重于数据的处理上,测了几次?每次所测的结果都一样吗?你们的结果是怎样得出来的?通过上述几个问题,展示出学生对数据处理的原有方法。在处理这些数据的同时,让一些小组明白为什么他们组所测的数据越来越小,以便第二次活动中改正。面对不同小组得出的不同数据,学生自然而然会提出疑问:为什么差不多大的杯子与蜡烛,测出来的数据却差距很大?学生从实验的方法、计算的准确性、火苗的大小等不同方面提出了可能存在的问题,教师可再让学生小组商量需不需要修改数据。这样不仅尊重学生,而为后面数据的比较奠定较准确的基础。

  如果想继续研究该怎么研究呢?在肯定学生所提出的多种方案时,教师选择使用较短的蜡烛进行实验,学生的观测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认为短蜡烛在同样大小的杯内燃烧的时间长,有的认为时间会变短,并说出自己的想法,还是实际试一试吧。通过实验,他们发现蜡烛的长短与燃烧的时间没有太大的关系,怎么会这样呢?为了再次证实,两个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分别用两个杯子罩在大小不一样的两支蜡烛。为了提高研究的实效性,如何利用已有的材料继续深入研究呢?学生很快会想到用杯子同时罩住长短不了的蜡烛,看看它们的燃烧时间。结果却让学生大感惊讶,为什么长蜡烛先熄灭,而短蜡烛后熄灭呢?让学生充分地讨论交流后,教师可引导学生从蜡烛熄灭的先后顺序及燃烧的总时间进行汇报,同时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观测与现实的矛盾冲突让学生不断地思考及修正已有的认识,这就是科学课的意义所在。

第二部:怎样让蜡烛继续燃烧

  如何才能使蜡烛继续燃烧呢?让学生充分表述后,教师拿出三颗棋子,垫在本子下面,问学生:蜡烛还会熄灭吗?有一部分学生会这样思考的:用棋子把杯子垫高,杯子与桌面有了空隙,空气可以流通了,氧气就可以源源不断地进入杯子,蜡烛是不会熄灭的。

  学生做过实验后,发现蜡烛还是会熄灭,他们可能会想到虽然杯子与桌面有了空隙,但是杯子中不支持燃烧的空气还会占据空间,空气还是得不到流通,蜡烛还会熄灭。产生新的思考:为什么杯底架空了,蜡烛还会熄灭呢?有什么办法能使蜡烛继续燃烧呢?

  教师提供大量可以为学生探究报务的有结构的材料,比如多颗棋子、管子、打气球等,引导学生设想出多种办法使蜡烛保持继续燃烧。

  给予充分的探究时间(活动时间越充分,学生的新发现就越多,产生的问题也就越多,学生探究活动质量越有保证)。

  提供一份实验观察报告表,让学生记录所做的实验,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观察报告

    我们的实验方法:

    观察到的现象:

    我们的一些想法:

  对现象进行解释。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在实验中深入思考的品质,还有助于提高学生撰写研究报告的水平。活动中,教师要多关注探究中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帮助与提示,还要不断提醒学生将自己小组的发现与方法及时记录在报告表上。

  这课的内容较多,可以根据实际分为两个课时完成。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