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园”生物大搜索》教学设计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3-02-16 21:04:52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我们周围生活的生物是多种多样的。

     掌握调查动植物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

● 分区域调查,认识多种多样的生物。

● 选用适合的工具对生物进行调查和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

● 感受锄园生物的美丽。

● 体会到用心观察会有许多新的发现,发展科学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准备

为整个班级准备:锄园常见生物的照片。

为每组学生准备:放大镜、小铲子等考察工具,记录单,锄园全景平面图。

三、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景,引入课题(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走进美丽的锄园,在蓝天下上科学课,开心吗?自豪地告诉听课的老师们,我们的锄园里都有些什么?(学生自由说出感兴趣的地方,教师适当出示一些锄园内的生物图片)

我们的锄园可真是名声在外,下周,桐乡市教育局的领导们要来参观考察锄园。不过,他们老早就给我们出了个难题,要我们统计出锄园内到底有多少种动物和植物,你们看,怎么办?

商量对策,明确任务

今天我们就来像科学家那样,进行一场锄园生物大搜索,用我们的眼睛不去放过锄园内的每一种生物。

(二)搜前大指导(7分钟)

1、锄园很大,时间很紧,怎么办?(分区域调查,一二组—动物养殖区;三四组—蔬果种植区;五六组——水池区;七八组——野炊区;九组——师生互动区)

2、隐藏的生物怎么办?(借助工具,寻找蛛丝马迹来推断——准备放大镜,昆虫盒,铲子等工具)

3、叫不出名字的生物怎么办?(把它画下来或拍成照片,还可以……)

4、如何体现你们的搜索成果?(每组一块区域平面图,将搜索到的生物写在相应的位置上,为了方便统计,每组在磁条上写下每一种生物的名字)

5、时间掌控(15分钟左右,每组一个有手表同学看好时间,最后以哨子声为集合信号)

(三)生物大搜索(18分钟)

每组按照各自的区域分头开展搜索工作,比赛哪组搜索的最细致,评出最佳表现奖。

每一块区域指派一位老师进行具体指导,尽可能的减少学生不认识的生物,并适当指导生物分布图的画法。

上课老师就在师生互动区域指导第九组完成搜索任务,并将结果提早展示于黑板处

(四)搜后大汇报(10分钟)

1、展示你们组的生物分布图

2、汇报共搜到了多少种动物,多少种植物?

3、将不同于其他组的生物磁条贴于黑板上

(五)感受大家谈——(机动)

通过这次锄园生物大搜索,你有什么收获?

通过我们的搜索,我们发现了锄园内共有——种动物,——种植物。

看着这些生物及分布图,我们还可以知道哪里有病虫害了,需要及时防治等等。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