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物质科学 1.6 酸碱盐 科学中考.doc
高频考点及真题演练
高频考点一 溶液的酸碱性
考题一 (2011·南京)右图中
A.血浆 B.唾液 C.胃液 D.尿液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图。由图可知,胃液的pH最小(在1~2之间),酸性最强。
答案:C
真题演练1 (2010·杭州)2007年,我国首次调整饮用水标准。新《标准》规定,饮用水的pH在6.5~8.0之间,符合健康标准。由于受酸雨影响(在我国酸雨中一般含有少量的硫酸),目前我国天然水体大多呈弱酸性。要使pH低于6.5的天然水达到饮用水的酸碱度范围,下列处理方法最可行的是( )
A.加热 B.加入适量纯碱 C.加入适量氯化钡 D.加入适量明矾
【尝试自解】
高频考点二 酸 常见酸的性质与用途
考题二 (2011·滨州)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
A.酸中都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B.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解析:酸中都含有氢元素,但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酸,如CH4、NaHSO4。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也生成盐和水,但不是中和反应。能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除碳酸盐外,还有亚硫酸盐、硫化物等,所以A、C、D推理均不正确,只有B正确。
答案:B
真题演练2 关于硫酸和盐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其浓溶液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质量都会减少
B.其稀溶液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C.其稀溶液都可用于除去钢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D.都能与Ba(NO3)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尝试自解】
高频考点三 碱常见碱的性质与用途
考题三 (2011·南通)造纸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有效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1)回收农田产生的秸秆为造纸原料,可以减少焚烧秸秆带来的________污染。秸秆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C6H10O5)n],纤维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2)造纸会产生大量含NaOH的碱性废水,需经处理呈中性后排收。
①检测废水呈碱性的简单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某造纸厂废水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1.6%,现有废硫酸9.8 t(H2SO4),的质量分数为20%),可以处理的废水质量是多少?
解析:(1)焚烧秸秆会产生大量的粉尘污染空气。纤维素中C:H:O=12×6:1×l0:16×5=
36:5:40。(2)检测废水呈碱性的简单方法用无色酚酞试液,要计算一定量H2SO4,能处理多少废水,只要利用方程式计算就能准确求解。
答案:(1)烟尘36:5:40 (2)①用无色的酚酞溶液滴入少量废水呈现红色
②解:设可以处理废水的质量为x
2 NaOH + H2SO4= Na2SO4 + 2H2O
80 98
x×1.6% 9.8 t×20%
80/98=(x×1.6%)/(9.8t×20%)
X=100 t
答:可以处理废水的质量为l00 t。………………………………【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