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2011届高三物理教学工作指导意见
5、关注对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考查的命题
《物理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中指出:“高中物理课程有助于学生继续学习基本的物理知识与技能,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与热情”。2010年高考中出现了许多对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考查的新情境试题,特别是实验题极具代表性。这类试题考查考生快速接受和应用新知识的自主学习能力,此类题型的特点是介绍的新知识在过去没有学习过,有时其介绍部分相当复杂,而解题的关键是准确地提取有效信息,然后用学过的知识结合新的信息来解决问题。
6、关注考查实验探究和实验设计能力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研究方法,掌握实验探究能力,这一理念在2010年高考试题中已经得到了体现。这两年是高中课程向新课标过渡的转折时期,可以预计在2011年的高考命题中,这一理念必会得到进一步的落实。
三、对选修教材的处理建议
由于安徽省2011年高考物理考试说明还没有出台,明年物理考试范围除必修1、必修2和选修3-1为必考内容外,选考哪几个模块目前还不得而知。所以我们建议教师在组织复习时以不变应万变,以安徽省2010年高考物理考试说明为依据,作为教师要研读2010年《物理考试说明》,了解和掌握《物理考试说明》中所涉及的试卷结构、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及题型示例。把握复习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学生复习迎考的实效性。复习重点应放在必修1、必修2和选修3-1高考必考模块和选修3-2、选修3-5选考模块上。为了防止明年选考内容有所调整,在复习时间安排上要留有余地,要留有选修3-3或选修3-4的教学和复习时间。待考试说明出台知晓考试范围后再作适当调整。(建议各校关注选修3-3)
四、2011届高三复习建议
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及《考试说明》,明确考试范围及要求,深挖教材,发挥其指导功能,提高学生迎考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新高考试题不少都是教材内容的转化和改编,因此,物理复习必须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上狠下工夫,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更多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让学生多—些深入的思考,少些雷同的练习。挖掘新课程中的探究因素、创造因素、科学方法因素、科学态度因素、情感态度兴趣因素、操作技能因素等。
新课程中设置的附加版块如“思考与讨论”、“演示”、“做—做”、“说一说”、“科学足迹”、“科学漫步”、“STS”和“课题研究”等要给予全面的重视,这类内容是高考命题的重要取材点。
2、合理安排“三轮”复习
第一轮复习在2月底前完成。按照力学、电学的顺序进行复习,这样便于考生了解和掌握各类知识结构和体系。这一轮复习教学应全面涵盖考试内容,教学中采取“讲”、“练”、“评”相结合的原则,侧重在考生对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理解和运用,弄清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建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提高考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加强对一轮所复习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目前,各校大都使用了订购的复习资料,而这些复习资料又大都具有内容编排繁琐、练习题量偏大、难度偏大和题型不太全面等缺点。建议各校在使用时,要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对习题进行大胆的合理删减和必要的添加,不要被订购的资料束缚住我们师生的手脚,使师生疲于应付复习资料,照本宣科,囫囵吞枣。教师要力争能跳出复习资料,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及时给学生补充一些自身积累和创新的经典习题,讲解时要能体现出一题多解、多变、多感等特点,以此来减少对同一个问题进行大量的重复练习而浪费的宝贵时间。
第二轮复习在3月初到5月初完成。第二轮复习应该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总结、综合和深化,把分散在各章节的有联系的知识点进行整理。以体现知识间的本质因果关系和整体性。通常在这阶段的做法是打乱教材内容的前后顺序进行专题复习,采取“讲”、“练”结合,以“练”为主的原则。专题复习就是帮助学生建立知识联系,构建知识网络。培养和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轮复习在5月份完成。这一轮复习一方面对考生进行适应性的考试,也就是相当于运动员比赛前的热身赛;另一方面要进行学科内的综合和学科间的综合测试的临考模拟综合训练,并密切注意高考相关信息及走向。重点是重要概念及相互关系的辩析,重要规律的应用,进一步总结解题的方法与技巧,培养分析和解决综合、复杂问题的能力。
3、抓好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复习
物理概念是反映事物物理现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构成物理知识的最基本的单位。复习时应注意:(1)明确概念引入的必要性和事实依据。(2)了解概念的种类(矢量、标量、状态量、过程量、特性量、属性量,某种物理量的变化率等),以便用比较法学习。若这种概念属首次学习,就必须着重明确抽象概括的方法。(3)理解概念的定义、意义和跟相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4)注意从定义式导出被定义的物理量的单位。对于基本规律的复习,我们应从“推导、结论、适用范围、理解、应用”这几个方面展开进行复习。如动能定理,是由牛顿第二定律和匀变速运动规律联立推导而出,这个推导实际上也同时揭示了应用动能定理能解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的一些力学问题。
4、构建知识网络,建立知识体系
一轮复习是分章进行的。当每章复习结束,可指导学生借助课堂笔记和一些参考书进行一次单元小结,理一理本章知识线索和知识网络,理清前后知识的联系。归纳总结不单是照着课本或参考书把公式定理抄下来,而且还要把
5、加强实验复习
在近年的高考物理试题中,实验题一直占有较大的比重,其考查的实验内容早已跳出单纯的学生实验范畴,从考查原理、步骤、数据处理、误差分析逐步过渡到要求考生用学过的实验原理、方法解决新颖灵活的实验问题。实验题的类别也在不断扩展,除了基本仪器的使用和验证性实验等传统考查内容外,还扩充了探究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的内容,强化对考生创新能力及探究能力的考查。高考实验设计取之于教材,却有别于教材原实验,体现了“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命题指导思想。在组织实验复习时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