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2010届高三物理后段复习备考要求与建议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0-06-03 20:54:26

市2010届高三物理后段复习备考要求与建议

―――2010届高三物理核心小组会议记要

为了确保新课改高考顺利进行和全市高三复习应考工作有序高效,岳阳市教科院于三月一十三日组织召开了岳阳市高三核心小组会议。在会上,市教育局陈锋副局长要求高三教师对后段的备考方向要做到准确判断、对高考的要求要准确把握、要提供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复习策略。市教科院唐立中副院长在高三物理核心小组会议上提出:“加强研究、自编资料、改进教法”的“十二”字复习方针。物理核心小组的每个成员对本校第一次高三质量检测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总结。针对新考纲,通过讨论,就后段的复习提出了实效性的建议和具体做法。现将会议的主要精神综述如下:

一、解读《考纲》

1、突现了新课改的理念

新课程高考将突现新课改的理念。新课改的理念不仅仅体现在单个题目中,更多地体现在整卷设计中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实现上。

由于新考纲的整体框架和能力要求、题型示例都没有太大变化,高考命题中,基础知识、基本能力仍然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只不过考查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不会再过多地考查孤立的知识点以及机械性记忆和理解的内容,而更多地将相关知识整合在同一试题中加以考查。通过知识的内化和迁移来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考命题将设置一定的探究题。其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和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自主探究,亲自实践的过程,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解决使学生学会学习,培养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

2、圈定了考试范围

考纲中明确指出,试卷有必做题和选做题。由于湖南卷大致与09年宁夏卷相似,必做题95分,约占全卷总分的86.4%,选做题15分,约占全卷总分的13.6%。必做题考查必考内容(模块是物理1、物理2、3-1、3-2),要求每一位考生都作答。选做题有两题,分别考查模块3—4、模块3-5中内容,考生必须从两组选做题中任意选择一题作答。对于考生选考那个模块,与会的成员一致认为,应将选择权交给考生,学校和高三教师最好不要擅自做主,砍掉一个模块,而只复习另一个模块。

理综试卷的物理部分试题仍然以高中物理的主干知识为主,即涉及到力学和电学的主要概念和规律。如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牛顿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电场与磁场、电路、电磁感应定律、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运动等。在选择题中,重点考查学生对物理知识和物理概念的理解,计算题重点考查学生分析和综合、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实验题侧重考查仪器的使用和考纲中规定的某个实验的操作以及对实验原理的迁移和探究能力。

3、明晰了试题难度

根据考纲中知识内容表列出的对各知识点要求掌握的程度,与09年考纲相比,在必考模块中大体相同,仅仅对力的合成与分解从Ⅰ提高到Ⅱ,将平抛运动改为抛体运动。由此可见,在必考内容中,试题的难度将保持不变,在选考内容模块3-4中,单摆周期公式由Ⅱ降到Ⅰ,折射率、全反射由Ⅱ降到Ⅰ.在模块3-5中,氢原子的能级结构、能级公式、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核能、质量亏损由Ⅱ降到Ⅰ。从上可知,选考内容的难度有所降低。必须明确的是,对知识要求的降低并不意味试卷难度的降低。高考是以知识立意来考查学生的能力。对于当今的考生来说,应用物理知识来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他们的薄弱环节,加之新考纲对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提高,又高考命题必须具备一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企望今年高考试题难度有一定的降低是不可能的。结合前几年课改省份的高考试卷分析和高考物理分值的减少,必考内容的难度不会降低,选考内容的难度有所降低。

4、确定了试卷结构

科目分值有所改变。物理由原来的120分降到110分。物理试题必考部分仍然是8道选择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每题6分,合计48分。实验题2道,估计15分,计算题2道,估计第一道14分,第二道18分。选考部分2道题,计15分。

二、备考策略

1、潜心研究、落实《考纲》

新课程高考无论在理念上,还是形式上、内容上都要做出相应的变化,这要求高三的教师认真学习和研究考纲,对照《考试大纲》的考点、能力要求、题型示例等从整体上梳理一遍,把握准考试内容和难度,明确考试要求,做到心中有数。其次,把《考试大纲》与历年较为典型的高考试题、物理教材结合起来分析,重在发现高考内容的必考点和重点,领会高考试题特点及其变化规律。建议将考纲印发给每一个考生。从现在起到高考前,各学校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应按月、按周、按天作出详细、科学的备考计划,落实好每一节课时的复习内容和要求。

第二轮复习力争做到自编专题和练习题,加强针对性的训练。由于新考纲下达时间较迟,而外地资料一般均在新考纲下达之前编写的,针对性不强。如果是订购的第二轮资料,要认真分析、筛选其精要部分,不要跟着资料走。选题要"精",主要体现在新颖性、梯度性、适度性、针对性和创新性。

在临近高考的复习中,要挑选导向性好、难度适中的综合卷进行考前适应性训练,不宜选择大量的难题、偏题和怪题,另外也不适宜无目的地选择一些参考资料和外地的成套试卷来练习和模考。减少学生手中资料,增加教师手中资料。建议各学校每周组织考生认真、规范、定时考一套完整的理科综合题,找到考试的感觉,逐步适应理综的考试。特别要重视完卷之后的总结反思,找准薄弱环节,对易出错的地方要分析原因,减少高考时的失误。

注重数学思维方法在解物理问题中的运用。对一个学习物理的人来说,其数学水平及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数学不仅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工具,同时也是物理学的一种重要方法,新考纲对应用数学解决物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夯实基础、构建体系

在后段复习中我们要求各学校,针对考纲中列出的知识内容表结合课本进行全面地复习,不能出现遗漏,包括课本上的小实验、阅读材料,边角信息等。对课本上的每一道练习题都要认真分析。考生在对知识进行整理、归类、加工的过程也是发现问题,查漏补缺、纠正错误,使知识系统化和思维升华的过程,这样为学生参加高考打下了可靠的基础。要抓住主干知识,围绕主干知识逐步展开,形成清晰完整的知识框架。

会员一致认为,采取集体备课,发挥集体的力量和智慧是提高复习效率的最有效的方法。群策群力,研究如何在知识梳理、习题训练和讲评归纳三个环节中让学生有效地自主学习。复习的作用点仍然放在课堂。彻底改变“一言堂”、“满堂灌”的做法。教师的教学不能满足于“讲得好”,而要致力于学生“学得好”。尽量减小老师在课堂上讲解的时间,给学生充足的思考问题、整理知识的时间,把复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老师讲解要重思路、善引导、做示范、细纠正。每次在讲评时,能做到有的放矢,落到实处。克服课堂教学中的讲说多、习练少,知识多、能力少,套题多、活题少,做题多、反思少,传统多、创新少,付出多、收获少的现象。要因材施教,不搞题海战术,小题目做出大文章。

[1] [2]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