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2011届高三地理教学工作指导意见
高三地理复习的长期实践结果表明,三轮复习安排从掌握基本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综合能力培养—运用、探究能力的培养、基本知识的回归,形成一个循序渐进、完整高效的复习体系,效果好、实用性强。根据我市高三地理教学的实际情况,借鉴皖中、皖南成功的复习方法,我市本学年度高三地理复习建议仍然坚持使用三轮复习方法。现在,就我市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工作的具体要求,提几点建议,供各校安排复习时参考使用。
一、指导思想
2011届高三地理复习工作的总体指导思想是“夯实基础,提升能力;把握主干,注重联系;依据考纲,适当拓展;培优促中,面向全体”。
二、基本目标
1、掌握考纲规定的基本知识,能够对基础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能把握教材主干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2、学会读图、填图、绘图、记图、析图、用图,提高学生的空间定位能力。
3、能够较准确地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原理与规律。
4、对重大地理实事具备一定的论证和探讨能力。
5、答题做到规范化,形成一定的解题思路,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减少非智力因素导致的答题失分。
三、基本思路
按照课程计划的要求,第一轮复习要完成对地球和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地理必修1、必修2、必修3的复习和一个选修模块的学习。第一轮复习主要是学习、巩固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形成和熟化基本技能为主。这个阶段要以教材为线索,以考纲为依据,重视地理基本概念、原理、规律和区域地理特征的复习,力求全面、细致,并适当拓展和加深。通过读、讲、练、考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从微观上落实考点,做到基础知识扎实、准确、熟练,从宏观上构建整个中学地理知识框架体系,加强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与渗透,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以及地理思维能力。
四、时间安排
第一轮复习进度表
时 间 |
复习内容章节 |
备 注 |
2010.9.1之前 |
地球地图和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复习完毕 |
|
9月份 |
地理必修1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二章 大气 |
|
10月份 |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
国庆节 |
11月份 |
地理必修2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
|
12月份 |
第五章 交通运输的布局及其影响 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地理必修3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
|
2011年1月 |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和利用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的协调发展、 乡土地理:安徽地理 |
安徽地理可放入中国地理中 |
2月份 |
选修模块(待定) |
|
五、几点建议
1、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一轮复习是一次对知识的重新学习过程,所以,对于很多在高一、高二没有学好地理的同学来说,是一次好机会,只要按部就班,认真复习,一样可以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因此,一轮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大面积提高学生的成绩。由于不同学校、不同班级的学生个体差异很大,表现在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学习兴趣、学习态度、毅力等诸多方面,因此,教学的方式方法应有差异。
无论是讲授课、练习课、讲评课等哪一类课型,都需要学生积极、主动、真正的参与,教师的讲、释、写、评等最终都要落实到学生身上才有实效,学生是否愿意、是否积极主动的参与是课堂教学成败及有效性的关键。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如归纳知识结构,讲出自己的解题思路,找出错误的原因等。
2、明确课标、考纲、考试说明、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各自功能。
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的第7条说:“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