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土地改革 山东省泰安市八年级下册历史学案.doc
学习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土地改革的必要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基本完成,土地改革的意义。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土地改革的胜利,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为即将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准备了条件。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农民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一直憧憬的“耕者有其田”的理想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了,以此激发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感情。
3、在教师指导下,分析土地改革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学习难点: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原因
2、 后,占全国三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广大农民迫切
要求进行土地改革。
时间: 年到 年;对象: 3亿多农民。
地
革 内容: 2、全国分批 ,没收
3、同时分给
结果: 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政治方面:彻底废除了 , 被消灭;农民
历史意义 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 更加巩固。
经济方面:大大解放 ,农业生产
为国家的 准备了条件。
二、典例剖析
1952年,许多农民为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感到高兴,出现这种局面是因为
A.加入了人民公社 B.进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C.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D.进行了土地改革
解析 本题的“1952年”这一时间很关键,A、B、C三项就与这一时间不相符合,只有D项“土地改革”在1952年完成,才能与题干吻合。故本题答案为D项
三、合作探究
1、土地改革,为什么把地主家的土地分给农民?………………………………【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