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复习学案(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doc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2-12-01 16:12:50

(一)学习目标:1、通过复习掌握洋务运动;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变法;孙中山的革命活动、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兴起标志及发展情况等基本内容。2、通过复习能够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作用;分析戊戌变法的影响;辛亥革命及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复习重、难点:重点:1、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和主要内容。2、公车上书和维新变法的内容。3、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及其革命纲领。4、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难点:1、对洋务运动的评价2、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二)复习线索:近代中国不同阶级、阶层提出的救国方案。

(三)内容整合:

 一、洋务运动------________阶级的探索活动(19世纪60—90年代)

1、  背景

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           

2         派产生

2、主张和目的:“ 师夷长技”,维护           

   口号:前期“_________”,后期“__________

3、代表人物:中央:          为代表

             地方:                                    

4、时间:从19世纪               

5、主要内容

   前期:创办      工业。主要代表                         __________________

后期:创办____工业。主要代表                                        中期:筹建          。主要代表:                                 

         兴办          。第一所新式学堂建立的时间和名称:            

6、结果:破产,破产的标志:                        

               破产的根本原因:运动没有触动             制度。

7、评价:

  1)性质: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         ________  的自救运动。

  2)局限性: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积极性:引进了西方先进的         _,使中国出现第一批           为中国_______积累了___________,培养了_________________

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          ________ 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的       __ 开辟了道路。

二、戊戌变法------________阶级______派的探索活动(1895—1898年)

1、公车上书

   1)背景:1895年春,《            》的签订

   2)经过:                   联合各省举人,上书          ,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_________

   3)影响:揭开了                的序幕。

2、康梁的主要活动

   1)领导公车上书  2)创办《             》后改名为《中外记闻》

   3)成立政治团体:           ,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百日维新(103天)

   1)时间:      6月~9月,历时103天。

   2)内容

        政治:改革             ,裁撤冗官,任用                 

经济:鼓励私人兴办             

思想文化:开办         培养人才,翻译          ,传播新思想;

创办报刊          开放___________

军事:训练               

   3)结果:失败。标志:戊戌政变:变法触动了          的利益,            发动政变,囚禁         ,杀害          等戊戌六君子,变法失败。

4、评价: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步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局限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失败原因:主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客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教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