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学案(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doc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2-12-01 16:14:16

教材框架、知识结构

一、工业化的起步

工业化的起步

第一个五年计划

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时间

1953年开始执行,1957年底完成

成就

工业

1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到1956年,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交通运输业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新建鹰厦铁路和宝成铁路,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即建成“一桥二铁三路”。

意义

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中华

人民

共和

国第

一部

宪法

名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时间

19549

制定机构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内容

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性质

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真正反映了人民利益

           

二、三大改造

1、内容:

1)对农业、手工业的改造(农业手工业合作化运动)

目的:把小农经济逐步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

方式:建立生产合作社

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主要方式:进行公私合营。

方法(手段):赎买。(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2、三大改造的实质: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到来的标志——三大改造的完成

1)时间: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

2)意义: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1、成功的探索:中共八大

时间: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主要内容:明确指出,当前党和人民主要的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意义:为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八大的许多方针、设想富有创造性、科学性,是一次成功的探索。)

2、失误的探索: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的左倾错误泛滥。

失误的原因:党和人民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失误的教训:实事求是,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