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教案设计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09-09-08 15:40:45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基本史实;《辛丑条约》的签订及内容。分析《辛丑条约》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

  二.能力目标

  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分析《辛丑条约》的签定给中华民族造成的严重危害,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中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到这是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对外侵略掠夺空前野蛮残暴的殖民战争,中国人民不会忘记1900年的国耻与国难:中华民族有着坚决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义和团的英勇抵抗,显示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是阻止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辛丑条约》。

  教学难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的危害。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过“甲午中日战争”一课,我们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结局是中国失败,日本胜利。这场战争以中日签订《马关条约》而告结束。下面,请同学们结合《马关条约》的内容来讨论一下“为什么说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投影显示:

  《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

  1.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2.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3.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4.增辟通商口岸。

  学生讨论:……

  学生回答:

  回答一: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严重地损害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是继1842年割香港岛给英国和一直到19世纪80年代割大片北方领土给俄国之后又一次严重的丧失领土主权。

  回答二: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恶化了清政府的财政。

  回答三: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日本可以利用中国的原料、中国的劳动力和中国的市场,降低了生产成本。对中国的民族工业形成了强劲的威胁。在外国工业品的冲击下,中国的民族工业发展步履维艰。

  回答四:增辟通商口岸,使帝国主义势力进一步延伸到中国内地。

  教师小结:同学们分析得很正确,我们把上面几点合在一起,就是对《马关条约》的影响的一个小结。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大片领土的割让,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在19世纪晚期,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当时主要表现为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具体情况为(投影打出下列表格):

  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简表

  国别

  割占和强迫租借的地区

  “势力范围”

  德国

  强迫租借胶州湾

  山东

  俄国

  强迫租借旅顺和大连地区

  长城以北和新疆

  法国

  强迫租借广州湾

  广东、广西和云南

  英国

  强迫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地区和附近岛屿(今统称‘新界’),还有威海卫

  长江流域,云南、广东

  日本

  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

  福建

[1] [2] [3] [4]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