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2.doc
课程标准:
1、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2、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本课重点:
1、“文化大革命”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全面发展。
2、“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法制原则遭到严重践踏的原因
高考动向: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有所涉及
本课知识梳理
一、“文革”原因及对民主法制的破坏
(一)、“文革”原因:
1、根本原因:党内指导思想上 错误的发展。
2、毛泽东对形势的错误判断
3、 别有用心地利用和助长。
4、受几千年来封建专制制度的影响(历史原因)
5、国际原因:1956年苏共二十大的召开,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全面否定和批判,引起思想上的混乱。中苏关系趋向紧张,助长了国内形势紧张的气氛。西方国家掀起了新的反社会主义的高潮。
(二)、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的表现:
1、大批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人、各界知名人士和学者,惨遭批斗、抄家和残酷的人参迫害。其中新中国历史上的最大冤案是对国家主席 的迫害。
2、《 》和各项法律名存实亡
3、“造反派”之间展开夺权斗争,中央到地方各级党政领导机关被夺权陷于瘫痪,社会秩序严重破坏。各地建立 ,代替了原有的党政机关,成为集所有大权于一身的权力机构。
4、 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都遭到破坏。
(三)、文革的性质和教训
性质:文革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的,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的,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内乱。
教训:(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处理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
(2)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3)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禁止和克服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
二、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
(一)、法制制度逐步健全
1、原因:
(1)、吸取“文革”教训,认识到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
(2)、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 ”的法制建设方针。
2.措施:
(1)、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首要环节是 ;
(2)、1979年开始,全国人大加紧全面立法工作。 年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1997年,中国共产党“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1999年3月,“ ”被正式写入宪法,中国进入建设法治化社会的新时期。
3.作用:形成以 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基础。
(二)、新时期民主制度的建设与完善
1.完善 和国家领导体制:1982年新通过的宪法进一步发展了社会主义民主,完善了人大和国家。
2.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制度:1982年中共十二大确立了中共与各民主党派“ ”的方针。使政协进一步完善。
3、健全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明确规定:“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