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单元第9讲 鸦片战争、甲午中日和八国联军侵华 广东省潮州市瓷都中学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一学案.doc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2-12-28 08:37:29

一、鸦片战争(18401842)

     1.背景:

     (1)国际:18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 工业革命 ,为了开拓 海外市场 和掠夺生产资料,加紧对外扩张。

    (2)国内: 清政府 腐败落后,实行 闭关锁国 政策。

    (3)导火线:林则徐 虎门销烟 把禁烟运动推向高潮,成为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

2.结果: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南京条约 》。内容包括:割 香港岛 给英国;赔款 2100万 银元;开放 广州 、厦门、 福州 、宁波、 上海 五处为通商口岸;协定关税等。

    3.影响:

    (1)中国 主权 和 领土 完整遭到破坏。

    (2)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开始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 国家。

    (3)标志着 中国近代史 的开端。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1.原因:列强为进一步打开中国 市场 ,扩大侵略权益。

    2.结果:

    (1)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英法签订《天津条约》:允许外国公使进驻 北京 ;增开沿海、沿江十处通商口岸;允许外国人到中国 内地 游历、经商和传教;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到长江各口岸航行。

    (2)1860年清政府被迫与英法签订《 北京条约 》:增开 天津 为商埠;割 九龙司 地方一区给英国;对英法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3.影响:

    (1)中国丧失大量领土和主权。

    (2)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

    (3)中国 半殖民地半封建化 程度加深。

三、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1.背景:

    (1)日本 明治维新 后,实力上升,制定侵略中国的“ 大陆政策 ”。(根本原因)

    (2)朝鲜:1894年朝鲜爆发起义,为日本发动侵略战争提供了可利用的时机。(导火线)

    (3)清政府:政治腐败,不做战事准备,奉行妥协投降政策。

三、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2.主要战役:

   (1)平壤战役:清军失利,退回国内。

   (2)黄海战役:中方损失略大,但主力尚存,日本趁机控制 黄海 的制海权。

   (3)辽东半岛战役:日本占领大连、旅顺等地。

   (4)威海卫战役: 北洋舰队 全军覆没。

三、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3.结果:中国战败,被迫于1895年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内容:割 辽东半岛 、台湾及附属岛屿、 澎湖列岛 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 二亿 两白银;开放 沙市 、 重庆 、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 投资设厂 ,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三、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4.影响:中国社会 半殖民地化 程度大大加深了。

    (1)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受严重损失。

    (2)巨额赔款,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3)新通商口岸的开辟,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4)允许外国在华投资设厂,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