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单元 第四课 《在老师身边》 苏教版第12册音乐教案
第四课 《在老师身边》
单元目标:
1、 在欣赏、唱歌、展示等活动中感受老师“可敬”、“可爱”的人物形象,了解更多在平凡中默默奉献的典型教师形象。
2、 指导学生用亲切、活泼的情绪,甜美的歌声演唱《在老师身边》,《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等,表达对师恩的难忘之情。
3、 能根据自己的想象,按意境创编节奏短句,尝试创作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 通过听、思、画等多种形式感受钢琴音乐作品所表现的情绪、风格,感悟时代特点及音乐的鼓舞作用。
课时安排建议表:
课时 |
听 |
唱 |
动 |
拓展 |
第一课时 |
《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 |
《在老师身边》 |
打击乐解决难点节奏 |
了解各国的典型老师形象 |
第二课时 |
|
《在老师身边》 |
采集与分享:颂师篇 |
按意境创编节奏 |
第三课时 |
《晓风之舞》 《水草舞》 |
旋律乐句 |
颜色与情绪的搭配 |
了解相关钢琴作品 |
单元重点、难点:
能准确表达歌颂类歌曲的情绪,掌握按意境创编节奏的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在老师身边》
教学目标:
1、能够用饱含深情的歌声表达对老师的崇敬和热爱之情。
2、能准确的演唱“弱起”“切分”等节奏,内心节奏感得到强化。
教材分析:
此曲是一首徐缓抒情的儿童歌曲,用孩子的口吻诉说在老师身边的成长过程,歌颂了老师为下一代呕心沥血忘我工作的精神。曲调优美感人,情真意切。
教学难点、重点:
熟练掌握歌曲的节奏特点,注意弱起小节的唱法。
教具准备:
钢琴,音响,VCD,活动道具等。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师生礼仪
(二) 古诗导入
教师出示唐朝诗人李商隐的《无题》,并有感情的朗读: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思考:1、这首诗歌颂了什么?
2、乐海拾贝:你还能想出其他关于老师的歌曲吗?(提示:《我爱米兰》、《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等。
(教师出示主题:“老师,您好!”)
导入语: 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进入尾声,在老师身边生活,一定会有许多感人的故事,请同学们简要谈谈你最喜爱的老师,为什么喜欢?
(三) 感受歌曲
同学们都说的很好,你们都讲了自己身边的老师,那你们了解在世界各国的老师又是怎么样的呢?(放录音《在老师身边》伴奏,循环播放)
(教师出示VCD剪辑画面,无声)
例:美国电影音乐之声中的家庭教师玛利亚,
中国电影《苗苗》中的小学教师苗苗老师,主题曲《小鸟,小鸟》
电视连续剧《十六岁花季》中的初中教师童老师
张艺谋导演的电影《一个都不能少》中的十三岁女教师魏敏芝
电影《美丽的大脚》中的乡村女教师张美丽(倪萍主演)
师:这些银幕上的教师形象,肤色不同,语言不同,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有着属于自己的故事,而当你细细看完这些电影之后,你会发现,在这些老师们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那就是对孩子伟大的,无私的爱,这些可敬可爱的银幕上的形象,陪伴我们走过人生各个不同的阶段,让我们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方,记忆和怀念。
(四)学习歌曲
1、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2、跟着琴声用“la ”哼唱旋律。
3、节奏练习弱起小节和切分节奏,
操作:老师用梆子敲以下节奏 :
1)O X X X │ X X X │ X X │ X — │
梆子歌,老师简述“弱起”的含义----从弱拍开始。
2)X X X X │ 用梆子敲,学生口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