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课《苏联的经济改革》word笔记(岳麓版必修2)
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
一、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斯大林体制的弊端、农业集体化的消极影响
2.内容
农业: 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牲畜;
       开垦荒地,开展玉米种植运动;
卖拖拉机等农机给集体农庄。
工业: 下放企业管理权到加盟共和国;
       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的权力;
       推行物质利益原则。
3.评价:揭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序幕,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没有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理论上没有突破;没有全面和一贯的战略方针和思路;性格反复无常;党内斗争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1.原因:纠正赫鲁晓夫时期的混乱
2.内容:工业:推行新经济体制
        农业:扩大农场和农庄的自主权;
              降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指标;
              提高农产品价格;
              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
3.评价:没有突破原有的经济体制框架
4.结果:
20世纪70年代,与美国军备竞赛,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80年代初,经济全面滑坡
如何认识勃列日涅夫时期的新经济体制?
收到一定的效果;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架;后期趋于停滞………………………………【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
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