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导言课教学设计
3、学习方式的转变
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和探究。自主学习的内涵包括主动性、独立性,合作学习的内涵包括交往性、互动性,探究学习的内涵包括问题性、过程性。一句话,要真正让学生自己学习历史,而不是让他们等待老师来灌输。
自主、合作和探究为基本理念的学习方式下,同学们需掌握以下一些学习方法:
○阅读必要的历史材料(包括文字的和图片的),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学习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基本历史方法;
○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习的内容进行比较、概括和阐释;
○学习与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四、高中历史构架
1、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
(1)设置学习模块
(2)确定专题型的教学体系
(3)分设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2、高中历史各模块的介绍
必修模块全体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基本内容,涵盖人类历史发展的主要领域,选取这些领域发展进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史实,加深学生对历史发展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历史思维能力。分历史(Ⅰ)、历史(Ⅱ)和历史(Ⅲ),包括 24个古今贯通、中外相连的专题,从政治、经济与社会生活、思想与文化等不同领域反映历史进程和历史概貌;
历史(Ⅰ)
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政治领域的重要内容,包括8个专题: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2、近代中国的政治变革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3、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4、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5、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6、西方古代的政治制度
7、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8、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历史(Ⅱ)
着重反映人类社会经济与社会生活领域的重要内容,包括8个专题
1、古代中国经济的发展与演变
2、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3、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与成就
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5、新航路的发现、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6、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整
7、苏联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经验与教训
8、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历史(Ⅲ)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思想文化领域的重要内容,包括8个专题
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2、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3、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4、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5、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6、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7、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
8、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选修模块,供高中学生根据兴趣和将来的发展方向,灵活选择的学习内容。其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习历史兴趣、拓展学生历史视野、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应对未来能力、促进人格的全面完善。
选修课共6个模块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2、近代民主与专制的较量
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5、探索历史的奥秘
6、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必修课每个学习模块为2学分,36学时,共6学分,108学时。选修课每个学习模块为2学分,36学时;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任选若干个选修模块;但有意在人文社会科学方向发展的学生,应至少选修3个学习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