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新人教选修四) 高二历史教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05-05 19:22:24

第10课 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知识模块】

1、孙中山是我国伟大的           的先行者。高举           旗帜,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2000多年的          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建立后,提出

的政策,推动革命高潮到来。

2、1889年,孙中山写了《            》 ,试图通过在家乡试行乡村改革,进而推向全国,达到民富国强的目的。1894年,又写了《             》,想依靠清政府自上而下改良,发展近代民族资本主义。

3、1894年,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提出                   

的口号,成为清朝专制政府最危险的敌人。

4、1905年,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           在东京成立,以为斗争目标,孙中山被选为总理。在机关报《     》的发刊词中,第一次将这个政党的宗旨解释为                     三民主义。

5、              是孙中山革命学说的核心内容,也是他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

6、              后,孙中山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形成一个完整体系。

7、1906年,孙中山主持制定《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提出                   的方案;在他认为开展革命首先解决          问题,所以大量精力投入到         上。

8、1911年10月10日,          成功,清王朝行将崩快。1912年            成立;

9、孙中山为维护共和,反对袁世凯破坏革命,进行了           、            的斗争;后又为了维护《临时约法》,进行了           运动。此后探索中国革命的真理,完成《            》一书,此书分为            、            、             三部分。

10、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                   的正式建立;此后取得

斗争的胜利;但他认识到革命没有完全成功,1924年创办             ,简称黄埔军校;1924年发表               ,重申反帝、反军阀的立场。

【典题分析】

例1   宋庆龄说:“孙中山和中国共产党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的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这里说的“内部条件”是指:

A.一战后,中国民族工业重新受到列强压制

B.“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C.中共总结了经验教训,正在积极寻找同盟者

D.国民党是中国各政党中比较革命的民主派

分析:该题涉及到国共两党合作的根本原因分析,是一道程度选择题,有一定的难度,但应该看到国共两党合作应有共同的斗争任务,这是由当时的主要矛盾所决定的。依据这一标准,不难确定本题的答案应为B。

例2  材料一 “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物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孙中山《上书李鸿章书》,1894年

材料二 “革命为惟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

材料三 “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

——孙中山《国民党改组问题》1924年1月

材料四 “我已嘱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缚。为达到此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

——孙中山《致苏俄遗书》,1925………………………………【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