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教学案(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一课时)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0-04-04 13:53:56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一课时)

主备课人  韩维吉

【教学内容分析及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举例说明自然资源的含义及分类。

(2)结合实例,了解自然资源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从而说明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从生产生活中认识自然资源的概念,用所学知识对自然资源进行分析、判断并得出结论。

(2)让学生通过对数据说明、文字分析、阅读材料等学习,来掌握我国自然资源的国情,明白我国资源的优势和不足。通过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比较,发现问题,提出探究思路,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看法和解决问题的设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我国资源丰富、人均不足,且破坏严重的国情,树立正确的资源观。

2、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会举例说明自然资源与我们日常生活、生产的联系。

(2)懂得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的重要性。

难点:(1)学会区分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2)保护资源的重要性。

3、教学准备    有关自然资源的图片;教学挂图等。

【教学流程设计】

1、             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组织学生阅读课本第60——64页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       什么是自然资源?

(2)       自然资源的种类及区分的方法是什么?怎样保护自然资源?

2、             互动探究

活动一:教师出示有关自然资源的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资源与我们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在我们的身边就有很多我们用到的、看到的物品与自然资源有关,谁举出例子来说给大家?

(2)什么是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活动二:(1)学生看课文插图,回答下列问题:

(1)       自然资源可分为哪几种?

(2)       讨论: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试举列说明。

学生讨论后回答。

活动三:(1)课堂辩论:有人认为我国是资源大国,又有人说我国是资源小国,谁对谁错?

全班学生分成两大组:正方——资源大国,反方——资源不足

各组讨论,各组利用收集到的资料围绕观点进行论证,最后各组推一名同学作为本组代表进行辩论。

学生讨论,形成观点。正方代表和反方代表发言。

(2)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什么?

(3)你身边有哪些对自然资源利用不合理的现象呢?我们应该用什么实际行动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呢?

3总结提升

一.           自然资源与我们

1.              自然资源的含义及作用

2.              自然资源的分类

3.              保护资源的重用意义

二.           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

1.  总量大,种类多

2.  人均不足

3.  节约资源,保护资源

4、当堂检测

(1)自然资源按性质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哪些是可再生资源?哪些是非可再生资源?

石油、太阳能、鱼类、风能、铁矿、森林

(3)我国自然资源的国情是什么?应如何正确对待我国自然资源的现状?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67%(2)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33%(1)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