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教学案(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一课时)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一课时)
主备课人 韩维吉
【教学内容分析及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举例说明自然资源的含义及分类。
(2)结合实例,了解自然资源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从而说明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从生产生活中认识自然资源的概念,用所学知识对自然资源进行分析、判断并得出结论。
(2)让学生通过对数据说明、文字分析、阅读材料等学习,来掌握我国自然资源的国情,明白我国资源的优势和不足。通过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比较,发现问题,提出探究思路,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看法和解决问题的设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我国资源丰富、人均不足,且破坏严重的国情,树立正确的资源观。
2、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会举例说明自然资源与我们日常生活、生产的联系。
(2)懂得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的重要性。
难点:(1)学会区分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2)保护资源的重要性。
3、教学准备 有关自然资源的图片;教学挂图等。
【教学流程设计】
1、 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组织学生阅读课本第60——64页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 什么是自然资源?
(2) 自然资源的种类及区分的方法是什么?怎样保护自然资源?
2、 互动探究
活动一:教师出示有关自然资源的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资源与我们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在我们的身边就有很多我们用到的、看到的物品与自然资源有关,谁举出例子来说给大家?
(2)什么是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活动二:(1)学生看课文插图,回答下列问题:
(1) 自然资源可分为哪几种?
(2) 讨论: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试举列说明。
学生讨论后回答。
活动三:(1)课堂辩论:有人认为我国是资源大国,又有人说我国是资源小国,谁对谁错?
全班学生分成两大组:正方——资源大国,反方——资源不足
各组讨论,各组利用收集到的资料围绕观点进行论证,最后各组推一名同学作为本组代表进行辩论。
学生讨论,形成观点。正方代表和反方代表发言。
(2)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什么?
(3)你身边有哪些对自然资源利用不合理的现象呢?我们应该用什么实际行动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呢?
3总结提升
一. 自然资源与我们
1. 自然资源的含义及作用
2. 自然资源的分类
3. 保护资源的重用意义
二. 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
1. 总量大,种类多
2. 人均不足
3. 节约资源,保护资源
4、当堂检测
(1)自然资源按性质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哪些是可再生资源?哪些是非可再生资源?
石油、太阳能、鱼类、风能、铁矿、森林
(3)我国自然资源的国情是什么?应如何正确对待我国自然资源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