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卡通小精灵设定(七上)》
第二单元 我喜欢的卡通
卡通小精灵设定
学校:上海市第十中学
班级:七(1)班
执教:薛佳琳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卡通”、“动漫”是如今学生普遍感兴趣的内容,观看卡通节目是他们课余时最常进行的活动,很多学生还经常买回卡通画册进行临摹,由此引发对美术的热爱。所以,《我们的卡通》这单元课程是培养学生绘画兴趣的有效切入口。
本单元教材提供的卡通背景知识与临摹图片,旨在使学生认识卡通,并掌握卡通设定的基本知识。因此,单元将规划为一系列的课程,学生可以通过《卡通欣赏》、《人物面部设定》、《人物立式设定》等系列课程的学习,从中认识卡通类型,了解卡通的动作原理,掌握人物面部与身体的比例知识。
本课《卡通小精灵设定》是这一系列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通过学生欣赏、教师示范、学生操作等环节,使学生知道“小精灵”在卡通片中承担的角色和在生活中的原形,并通过实际操作掌握用几何图形设定“小精灵”的形象的方法,加强对于物体形体的概括能力。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卡通里 “小精灵”在生活中的原形,初步了解 “卡通小精灵”的设定知识。能抓住小精灵的造型特点,仔细描画并用几何图形设定出理想的小精灵形象。
2、过程与方法:学生参与欣赏、描绘、设定等学习活动,通过对形体的几何绘制与对形体特征的描摹,设定“卡通小精灵”的形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采用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形式开展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设计意识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重点:了解“卡通小精灵”的造型设计知识,掌握对形体的概括能力。
三、教学难点:将“卡通小精灵”造型特征,与几何形体进行组合,设定出有个性的“卡通小精灵”。
四、教学准备:
1、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学具:铅笔,纸,临摹范例。
五、教学过程:
第四课时 卡通小精灵设定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目的效果 |
第一部分:图片欣赏,导入课题 |
1、教师展示几部卡通片中的“小精灵”。 2、导入课题《卡通小精灵设定》 3、小精灵在卡通中的角色地位? |
1.引起学生的共鸣。2.积极性被调动,讨论与发言。 |
调动学生积极性 |
第二部分:欣赏激趣,发现特点 |
1、课件演示各种卡通片中出现的小精灵造型图片与它们在生活中的原形。 2、要求学生辨认不同小精灵在生活中的原形,指出各种小精灵特征的表现方法。 |
1、欣赏各种造型的小精灵 2、发现小精灵的形体特点:由生活中的原形夸张变化而成 |
学生在看课件的过程中寻找小精灵的形体特点,激发兴趣。 |
第三部分:设定指导 |
1、把握形体特征。学生举例分析鸟类的形体特征。 2、把握基本形。学生分析组成卡通形象“刀刀”的几何图形。并辨认几何图形拼出的各种卡通动物形象。 3、组合特征与基本形。教师示范组合的步骤。 |
1、讨论,并了解鸟类的形体特征 2、对卡通小精灵的外形进行几何概括 3、观看学习,初步了解组合的要点。 |
通过分析图片掌握小精灵设定的要点。通过观察学习设定小精灵的方法。 |
第四部分:学生操作,反馈指导 |
1、提出作业要求:构图饱满;特征明显;基本形简洁。 2、布置学生操作:临摹小精灵特征并与基本形组合 |
1、理清操作思路,复习操作要点。 2、巩固小精灵的设定知识。 |
通过现场操作,巩固小精灵设定的相关知识。 |
第四部分:学生互相评价展示作品 |
1、展示学生创造出的小精灵设定稿。 2、提出评价要求:找出基本形,描述小精灵的个性特征。 |
讲一讲设定的依据与创意 |
增强学生成就感和学习的自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