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的那边》教学方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2-06-23 08:25:58

一、学习目标

1.朗读全诗,感悟诗中的思想感情。

2.抓住探究的关键,理解诗中重点词句的含义。

二、重点、难点

1.这首诗的重难点在于“山”与“海”所蕴涵的象征意义,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利用多媒体来引导学生探究学习。

2.诗是用来朗读的,教师应在范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使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3.创设良好的自主合作学习情境,引导和组织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

三、教学过程

导入语:(配合蓝精灵的音乐)人人都有美丽的童年,童年都有过瑰丽的梦想。大海对于山里(内陆)的孩子有多遥远?山的那边有些什么?真有那一群美丽的蓝精灵吗?大山能挡住对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的心灵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位从大山里走出来的诗人,根据自己成长的历程写的一首诗《在山的那边》。

教学过程:

一、朗读感知:

诗歌通过精炼、优美又有节奏的语言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欣赏诗歌一定要放声朗读,而朗读不仅要正确流利,关键还要有感情,这样才能和诗人的思想感情形成共鸣,得到美的享受和有益的人生启示。

1、引导:同学们之前有没有读过这首诗?现在自由读一读,把自己不认识的字或难以理解的词圈出来,小组内部解决不了写在展示板上,读后提问:诗中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叙述“我”小时候总想按照妈妈所说,到山的那边去看海,但我一次次地爬上山头,却一次次地让我失望;但我找海的信念没有失去,我一如既往地攀登、寻找,终于有一天,我看到了“雪白的海潮”,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2、让各小组推荐一名阅读能力强的同学,分别朗诵一下全诗。

待孩子们读完,让全班同学参与一个评价式的讨论:你认为谁读得最好?好在哪里?(后一个问题老师延伸一下:哪一个字、哪一句或者哪一段读得好?读出了什么感情?让你听出了什么感觉或感想?

3、通过朗读后可以回答下列问题吗?

在山的那边是什么?“山”和“海”的含义是什么?诗中主要表达的是什么情感?

明确:探究“山”所蕴涵的意思,要联想到爬山是怎样吃力,还要考虑到山是一座座山,无数座山。那就很容易联想到人生中的重重困难;而“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是一个全新的世界”,由此学生就会联想到人生中美好理想追求。可见,要达到理想境界,是要历尽千心万苦的;惟有不怕困难,百折不挠,才能实现人生理想。

二、品读诗歌

诗人的这种思想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呢?诗歌的语言是非常凝练而又有丰富内涵的,请找出你喜欢的并认为含义深刻的诗句细细品味,你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也画下来一起讨论。看谁的眼睛最敏锐,能发现美,能发现问题。

示例赏析:

1、“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这句没写诗人自己,你可以揣摩看出他的心情吗?诗中的写法好不好?

--------- 诗人将大山拟人化了,表面上是写山的颜色,实际是写自己的心情难过,这样写既形象又生动。

朗读提示:读出“我”真是大失所望,沮丧极了的心情

2、“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飘来的东西是很轻的,怎么会扎下深根?

-----------“种子”比喻妈妈给“我”的信念,然而童年的认识毕竟是肤浅的,所以说是飘来的。后来“我”不懈努力,像滴水穿石那样才能让它扎下深根。这种信念就在“我”心中扎下深根。 

3、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这句的三个数量词用得特别好。“一次又一次”,强调了“我”失望次数多;“又一次次”,强调了“我”的努力,不灰心;“一座座”,说明“我”遇到的困难非常多。

朗读提示:黑体字读出重音,表现内心的坚强

4、最后那几句“是的!人们啊,请相信——/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这句诗很有人生哲理,当理想实现的时候,人们惊喜万分。

  朗读提示:用响亮的声调和喜悦的心情读最后几句,此句有人生哲理,当愿望实现了,就高兴万分,你有成功的经历吗?请响亮的读出你心中成功的喜悦

三、拓展延伸

1、【说一说】诗人成长中的艰难探索一定早已打动了成长中的你。在你的生活学习中,一定也有无数座山,等着你去征服或已被你征服。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你征服过哪些“山”?

2、【议一议】对一些你难以征服的“山”又该怎么办?

链接材料一:诗歌《山民》

山民 韩东 
小时候,他问父亲
“山那边是什么”
父亲说“是山”
“那边的那边呢”
“山,还是山”
他不作声了,看着远处
山第一次使他这样疲倦
他想,这辈子是走不出这里的群山了

海是有的,但十分遥远
他只能活几十年
所以没有等他走到那里
就已死在半路上了
死在山中

他只是遗憾
他的祖先没有像他一样想过
不然,见到大海的该是他了

《山民》是一则诗写的当代寓言。表现的是在社会转型时期一个群体乃至一个民族冲破闭塞走向开放,摆脱狭隘步入宽广博大的强烈渴望,以及在这个过程的种种艰难与困惑。山民是一个象征性形象,山民有走出群山的渴望,当他从父亲那里知道山那边”“是山那边的那边”“还是山时,他感到疲倦山民渴望见到,然而十分遥远,因而感到遗憾,于是只好把美好的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表现了正视现实的清醒和改变现实的韧性与信心。由于群山的阻隔,变得十分遥远山民清楚地知道,他只能活几十年,不待他走到那里就已死在半路上/死在山中,但他并未放弃追求。他解决理想与现实矛盾的办法是设想了带着老婆一起上路的计划,这样老婆会给他生个儿子/到他死的时候/儿子就长大了,而且儿子的儿子也还会有儿子。于是,希望在下一代身上得到了传递和延伸。尽管实现理想的漫长的过程使他感到遗憾,但其中也分明流露了在对祖先没有象他一样想过的惋惜中产生的自己生逢其时的慰藉与欣喜。长江后浪推前浪,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树立起理想就能产生实现理想的精神力量,则是一条真理。

链接材料二: 教师讲述一个农民的故事

有一个农民,但他从小便树立了当作家的理想。为此,他十年如一日的努力着。他坚持每天写作500字,一篇文章完成后,他修改了又修改,然后满怀希望地寄往远方的报纸杂志。可是,多年努力,他从没有只字片言变成铅字,甚至连一封退稿信也没有收到过。29岁那年,他总算收到了第一封退稿信。那是一位他多年来一直坚持投稿的刊物的总编寄来的,总编写道:“……看得出,你是一个很努力的青年。但我不得不遗憾地告诉你,你的知识面过于狭窄,生活经历也显得相对苍白。但我从你多年的来稿中发现,你的钢笔字越来越出色……”他的名字叫张文举,现在是有名的硬笔书法家。记者们去采访他,提得最多的问题是:您认为一个人走向成功,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张文举答:一个人能否成功,理想很重要,勇气很重要,毅力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人生路上要懂得舍弃,更懂得转弯!
     
孩子们这山应该爬!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许会发现到金矿!即使看不到金矿,那山也属于我们!人贵立志”于童年

四、课堂小结

1、请找出一句诗作为你的座右铭,你会觉得哪句好一些,说说为什么?

2、教师寄语:要想翻过山,见到大海,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在今后的人生之路上,让我们牢牢记住本课中的“海”。

五、布置作业

           读了《在山的那边》,“以‘我终于见到了大海’为题写一段话”。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