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主题新探(人教新课标七下).doc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3-05-23 10:04:08

  最后谈谈学生在读书时的小动作问题,小动作过去的学生有,当今的学生也不少:上课时在外面玩电子游戏机的有之;上课吃瓜籽、巧克力、口香糖的有之;上课看言情小说、武侠小说的有之;上课抄诸如让我一次爱个够的流行歌曲的有之……如果说过去学生的小动作是对单调乏味、束缚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封建教育制度的一种反动的话,那么如今学生的小动作是对丰富多彩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一种什么呢?何况鲁迅在三味书屋读书是非常用功的。寿洙邻说鲁迅风度矜贵,从不违犯学规虽不注意正课,但未尝欠课,一见了了,不劳记诵,间出余技,为同学捉刀。请注意,这一点是人们看作批判封建教育制度的一个重要依据,始终抓住不放而大作文章的,勿需多言,看来是站不住脚的。所有这些都可以证明,鲁迅写这个细节,并不是为了说明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单调乏味,像牢笼,他只不过认为有趣,活灵活现地描写出来罢了。因此,这细节是不能作为批判封建教育制度的依据的。

  通过以上分析,到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三味书屋并不像人们分析的那么坏,那么可怕,作者对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无意持批判态度,因此,文章的前后两部分也就不存在什么对比的问题。

  我们说三味书屋不是牢笼,文章也不存在前后两部分的对比,另外还有一个有力的证明,那就是百草园的描写不全是好的、乐的,也有阴暗的,可怕的一面;三味书屋的描写不仅不坏,还有特别值得津津乐道、特别值得自豪、得意的事情。比如,百草园里的赤练蛇,以及由此引出的美女蛇的问题。目前的《教参》认为这细节增添了百草园的情趣,成为乐园生活中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增添了百草园的神话色彩。从文章的内容看,这种分析是说不通的。文中写道:长的草里是不去的,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夏夜乘凉,往往有些担心,不敢去看墙上,而且极想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走到百草园的草丛旁边时,也常常这样想。不难看出这细节对表现乐园的负作用。神话色彩恐怕谈不上,恐怖色彩倒是增添了不少。小小年纪去百草园里玩儿,能不提心吊胆?我甚至疑心是否敢翻开断砖来,是否敢去拔何首乌的根。这细节对表现乐园是很不相宜的。这说明乐园也有不乐(只是有趣)。再看看三味书屋,在这里,能够看到上学前请长妈妈都难得找到的各种小说,并描摹了成本成本的《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后来还卖了钱,这对于少年鲁迅来说,不知道是如何得意,如何自豪的美事,由此说来,三味书屋不但不可怕,而且是一个值得回味一生的好地方。从这两个细节可以看出,鲁迅原本就没有把前后两部分对比起来写的意思。文中说百草园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上学时并且和蟋蟀们和覆盆子们“Ade”,那只不过是站 在儿童好玩儿的心理角度所说;文中说三味书屋是最严厉的书塾,那也是站在儿童想玩儿的心理角度说的。何况并不等于可怕。所以说三味书屋并不像人们分析的那么坏,前后两部分也不存在什么对比……………………………【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上一页  [1] [2]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