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人教版 雪教案、教学反思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0-03-14 21:17:12

 

 

 

学科:

语文

授课教师:

赵秀苓

时间:  09年  月  日

 

课题

课型

新授

班级

八年级3.4

设计人

 

 

知识与技能

了解江南的雪与朔方的雪各自的特点

理解本文一些深奥难懂语句的深层含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鲁迅的生平,理解鲁迅对两种雪不同的态度;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联系背景,感悟鲁迅精神

 

课前布置预习本课1.熟读课文,牢记字词音形意。2.搜集写“雪”的诗句。3.回顾鲁迅及其作品。

 

提示学生背诵有关“雪”的古诗词名句(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孤舟蓑苙翁,独钓寒江雪”),教师简评入课:“雪”,洁白的自然之物,是纯洁与刚毅的象征,因而,它也成了古今中外名人竞相吟咏的对象。今天我们来欣赏著名作家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雪》。

 

 

 

 

内容板块

学生活动(30分)

教师活动(10分)

随记

 

板块一:

检查课前预习:

一. 文学常识了解,搜集回顾鲁迅先生生平。
二.结合课文,借助工具书完成下列词语

1.给下列加线字注音:

①磬口()②塑罗汉()③脂粉奁()④灼灼()⑤朔方()⑥凛冽()

2.解释下列词语:

①博识
②美艳  
③灼灼
④蓬勃
⑤凛冽
⑥天宇
⑦精魂
⑧升腾

板块二

朗读涵咏,把握情感

①听读中感受到的画面(生自由谈)

②听读中感受到的语言特点。

 

 

 

 

 

 

 

 

 

 

 

板块三

层次疏理内容概括

 

1.     根据听读和感读到的画面,给文章分层,并简括层意。

2同桌交流

1.在作者的眼里,江南雪景留给你怎样的印象,请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概括?你能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呢?
2.这些印象是从哪些地方让你发现的?
而这些特点是通过怎样的方式表现出来的?

 

 

 

 

 

 

 

 

 

 

 

 

 

 

 

 

 

 

 

 

 

 

 

 

 

 

 

 

 

 

 

 

 

1.对于江南雪的记忆鲁迅除了雪景之外还有什么?

2.雪罗汉给孩子们带来了什么呢?从哪里你能发现?你能读好吗?

3. 你能感受到在描写南方雪景的过程中,作者所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吗?除了喜欢,赞美之外可能还有些什么呢?

 

 

 

 

 

 


一. 学生根据课前预习简介鲁迅及其作品。

 

 

二.完成检测题目

 

 

 

 

 

 

 

 

 

 

 

 

 

 

 

 

 

 

 

 

 

 

 

 

 

 

1.     听读。

2.展示听读收获。

①听读中感受到的画面(生自由谈)。

明确:滋润美艳生机盎然的江南雪,如粉如沙,蓬勃奋飞的朔方雪……

②听读中感受到的语言特点。

明确:语言清丽流畅,扑实真切,洒脱灵活,又不失严谨……

3.感读。

 

1.个人独立思考,回答问题

明确:全文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1~3)段,写江南的雪,第二部分(4~6)段,写朔方的雪

 

2.     合作探究:同桌交流

1.明确:江南雪,滋润美艳,生机盎然。朔方雪,如粉如沙,蓬勃奋飞。

滋润美艳之至――青春  健壮―――极富有生命力
山茶、梅花、腊梅花,杂草――五彩缤纷――滋润美艳之至

 

 

A、解决词语:确乎
B、读读这个句子,你能发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C、花儿盛开,蜜蜂采蜜是什么季节的典型景物?现在是冬天,怎么会好像出现春天的景象呢?鲁迅自己也说确乎没有,记不真切了,这样的冬季哪里来的蜜蜂呢,从中你感觉到了什么?
“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花在生长,蜜蜂在忙碌”――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革命胜利的希望

 

 

雪罗汉

快乐的―――堆雪罗汉――珍藏的回忆,美的象征,但是会褪尽

 

 

 

(遗憾)

 

 

 

 

 

 

 

 

 

 

教师适当补充

文体知识简介散文诗(散文诗就是具有散文抒情特征的诗,它在抒情手法上相当随和地接近散文,不分行,具有一般分行诗所缺少的散文美,如内在的韵律,宽广的抒情层面以及在一定程度上不排除逻辑思维等,但它又毕竟是诗(只是一种形式特别的诗),较为短小,具有诗的文笔等。

 

 

 

 

 

 

 

 

 

 

 

 

听诗朗诵是一种高雅的活动,而听美好的散文诗更能让人陶醉。请同学们闭上眼用心听读课文一遍,边听边展现画面,同时感受散文诗这种文体独具特点。放朗读录音。

 

 

 

 

 

 

 

 

 

 

感读是一种文字与心灵初撞的过程,需视之以目,感之以心,动之以情,发之于口,请同学们在刚才听读感悟的基础上,直面课文,通过直观的文字去查找学生初读感知的画面,同时注意预习时了解的字词在文中的运用。

 

指导提示答题思路:

 

句子①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
A、朗读――品析句子:你在这个句子有什么发现?

句子②蝴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提示:引导学生思考,江南是作者的故乡,是他童年生活的地方,在他脑海里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这里,江南的雪和孩子们的欢乐联系在一起。而且,在儿童欢乐的天地里,竟有童心未泯的成人掺入其中,更增添了生活的情趣。可以让学生找出对塑雪罗汉的生动描写的词语,体味这富有诗意的形象。

 

 
 
 
 
 

强化落实

美读品味

精力专注,走入散文诗的意境,体悟诗中良好的情韵,恰当运用朗读技巧,用声音加以传达。这时,我们的心灵深处便会激起情感的火花,受到美的熏陶。

提示朗读要求:

评价参照:

发音准确,节奏合理。
读出诗意,感情充沛。

③“江南雪语调要温润,赞美的,充满向往的。

朔方雪要用孤独不屈充满战斗性的语调。

学生自由地大声动情朗诵。

找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全文或某一段落)师生评价。

 

5

 

作业设计

巩固性作业:将自己喜欢的段落摘抄下来,并有感情地背诵

 

探究性作业:仿照本课学习,自己深入研读有关“朔方的雪”的段落。

 

课后反思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