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沙田山居》课堂实录(粤教版必修1)
师: 很荣幸和高一(9)班的学生一起走进决赛的课堂。如此难得的机会,希望大家能争先恐 后地展现出个人的风采,展现出高一(9)班的风采。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散文《沙田山居》。
先采访一下这位同学,这篇课文你读了几遍?
生1:三遍。
师:请问你读完第一遍和读三遍之后感觉有什么不同?
生1:读第一遍时不太懂,读了三遍后觉得语言比较优美。
师:语言美。(转向另一位学生)请问《沙田山居》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生2:我觉得课文语言写得很美。
师:觉得这篇文章语言美的同学请举手。
真所谓英雄之所见略同,“我选择,我喜欢”,既然大家都觉得语言美,那我们这节课就确定一个学习目标——跟课文学语言。(投影:跟课文学语言)
怎么学呢?教大家两个方法:一是诵读,我们可以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感知出语言的美;一是探究,就是研究语言的美具体美在什么地方,从而学习创造美的方法。(投影:品读语言的两种方法:一、诵读;二、探究)
请大家拿起手中的笔,在文中画出最能打动你的句子。
我们先来美美地读一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既然是你最喜欢的,就要让其他人通过你的神态、你的声音感受到你的喜欢,因此我们要读得神采飞扬,读得眉飞色舞,读得如痴如醉。
给大家一分钟时间,自己试着酝酿情感,读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
有没有人做第一个来读一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
(若干学生举手)
你的手举得最高,你先来。请用“我喜欢的句子是第几段的……”句式。
生3:我喜欢的句子是第2段的“海与山绸缪在一起,分不出,是海侵入了山间,还是山诱俘了海水,只见海把山围成了一角角的半岛,山呢,把海围成了一汪汪的海湾。”
师:你读得很流畅,但是大家听出他的喜爱之情了吗?
生齐答:没有——
师转生3:你试着把语速放慢一点,再深情一点给我们再读一遍好不好?(生3再次诵读)
师:这样就好多了,看来把握语速有利于情感的表达。
(有学生迫不及待地举手)
师转生4:你离讲台最近,你到讲台上深情诵读你喜欢的句子吧,这叫“近水楼台先得月”。
来,昂起头,挺起胸,把书捧起来,这是你最喜欢的东西,应该捧在手心里。还要注意神态,要很陶醉的样子,不要一副很痛苦的样子嘛。(生笑)掌声鼓励。
生4:我喜欢的句子是第3段的“这时,山什么也不说,只是争噪的鸟雀泄露了他愉悦的心境。等到众鸟栖定,山影茫然,天籁便低沉下去,若断若续,树间的歌者才歇下,草间的吟哦又四起。”(生读的语调较为低沉平淡)
师:大家说说这句话应该读什么语调呀?对,既然是愉悦的心境,应该读得轻快一些。请生4再试一次。
师:我们要根据句子内容来把握语速。刚才是两位男生读的,有没有女生来试一下。
生5:我喜欢的句子是第2段的“到了夜深,所有的山影都睡去,远远近近,零零落落的灯全睡去,只留下一阵阵的潮声起伏,永恒的鼾息,撼人的节奏摇动我的心潮。”
师:读得很轻柔,听得我也要随着你的声音一起沉沉睡去了。
生6:我喜欢的句子是第一段的“书斋外面是阳台,阳台外面是海,是山,海是碧湛湛的一弯,山是青郁郁的连环”。
师:把“碧湛湛”“青郁郁”重读再试一下。(生6再读)
师:全班同学一起来试一下,把叠音词重读。(效果非常好)这就是朗读的窍门,通过某些词语的重读,使语调抑扬顿挫。
喜欢就要大声说出来,还有没有来读一读你喜欢的句子?
生7:“海围着山,山围着我。沙田山居,峰回路转,我的朝朝暮暮,日起日落,月望月朔,全在此中度过,我成了山人。”(生7的声音很动听,语速把握很好,但感情表达还不够到位)
师:声音真好听。大家说说看,她读的这句话哪些字可以重读?
生(七嘴八舌):全、我的……
师:对,程度副词应该重读。(转向生7)你把“我的”和“全”重读再试一下。可以加一点动作,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喜欢之情。
师:有没有人也喜欢这个句子?来挑战一下,看看谁更投入,更痴迷。
生8:沙田山居,峰回路转,我的朝朝暮暮,日起日落,月望月朔,全在此中度过,我成了山人。(该生把重音放在“朝朝暮暮,日起日落,月望月朔”上)
师:大家听出他的重音放在哪里了吗?和把“我的”读重音感觉有什么不同啊?
生9:把“我的”重读强调是我的不是别人的,而把“朝朝暮暮,日起日落,月望月朔”重读,强调我的分分秒秒都在这里度过,表达出作者在这里生活的陶醉和喜爱。
师:同一个句子轻重处理不同可以体会出不同的味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