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寨》教案 高中语文优质课获奖课例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4-08-19 21:36:14

汉  家  寨

          张承志

学习目标:

    1、依据作者的行踪,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学习从整体上把握文章。

    2、研读课文,运用作批注、写感悟的方法,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在含义。

    3、联系现实,探讨“坚守”之于我们每一个人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1、研读课文,运用作批注、写感悟的方法,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在含义。

2、联系现实,探讨“坚守”之于我们每一个人的意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与安排:

    环节一:导入

    那一年,落英缤纷。一个武陵人无意间走进了一片桃花林。从此,桃花源,便成了无数中国文人魂牵梦绕的仙境。然而,桃花源中人却说,先人“避秦时乱”,不得已才“来此绝境”。其实,在古时,又岂止桃花源人离开家乡,在异地他乡繁衍生息呢?

   那一天,黄沙漫漫,张承志,这位“鲁迅之后的作家”,走进了另一个“绝境”,真正的绝境!

  今天,我们就跟着他的脚步,去一探那真正的绝境吧。

 

    环节二:初读课文,理清结构

问题1:你能依据作者的行踪,理清本文的结构层次吗?

     学生快速读课文,抓住文章中承上启下的句子,理清文章的结构。

明确:

 第一层:走近汉家寨,沿途所见、 所感。

 第二层:走进汉家寨,作者的所见、所思。

 第三层:走出汉家寨,作者的反思 。

引导:你为什么这样分层呢?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找承上启下的句子。第6段最后一句“就这样,走近了汉家寨”;文章倒数第6段有“次日下午,我离开了汉家寨”等句子可作参考。

 

   环节三:阅读与分享

问题2:你能就其中的某一部分进行更深入地阅读,并与大家分享你的阅读体会吗?

具体操作:

   (一)阅读:学生认真研读喜欢的部分,画出喜欢的句子,作出批注或者写下感悟。

   (二)组内分享:说一说这一部分写了哪些内容,对你感触最深的的地方(一种情、一句话或者一个词)等。

   (三)班级展示

 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对。

第一部分:

(1)抓住第3段的景物描写进行分析,很精彩,特别是重点赏析“天山南麓是大地被烤伤的一块皮肤”这句话,突出了环境的残酷

(2)抓住了作者的感受“我觉得自己渺小得连悲哀都是徒劳”来分析,很到位,把环境的空旷甚至恐怖都写了出来。

第二部分:

     (1)“如一枚被人丢弃的棋子,如一粒生锈的弹丸”,汉家寨真是绝境啊!

     (2)三岔口,人生的答案,表达出了人的选择,突出的是汉家寨人的坚守。

(四)教师点拨,升化阅读        

1、关于第一部分,走近汉家寨

问: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作者的所见、所感。那么,作者这样写的目的何在?

明确:汉家寨生存环境的恶劣  突出汉家寨人生活的不易  写出了汉家寨人的坚守精神     

2、对于文中“坚守”的理解

问:汉家寨人到底在坚守着什么呢?走出汉家寨的作者,又在坚守什么呢?

提示1,阅读文中关于汉家寨人的文字,思考汉家寨人的坚守

 相关描写:破泥屋,汉服,对三岔路的摇头,破红花棉袄

 明确:坚守祖先留给后人的土地,坚守自己的家园;

   坚守着自己的生活方式,坚守着文化,坚守着生存。

提示2,品读下面的句子,思考作者的“坚守”。

千年以来,人为着存活曾忍受了多少辛苦,像我这样的人是无法揣测的。我只是隐隐感到了人的坚守,感到了那坚守如这风景一般苍凉广阔。

②从那一日起,无论我走到哪里都在不知不觉之间,坚守着什么。

ƒ在美国,在日本,我总是倔强地回忆着汉家寨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