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珠与珍珠》教学设计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2-03-24 20:37:00
《泪珠与珍珠》教学设计
枝江一中  金华
 
教学目的:

1体会文章中表达的真挚感情,品味文章中蕴涵的人生哲理。
2分析文章中所写的几种泪,学习作者表达情感的真挚细腻、清丽优美的语言。

3感受泪珠中蕴涵的真、善、美,懂得爱和感恩。
教学重、难点:

感受真挚情感,品味人生哲理。
教学方法:

诵读、探究、点拨
教学时数1课时

执教人金华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二、作者简介
 

三、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前半部分
1.课文前三段中几个引文的含义分别是什么?作者那时是怎么认识这些描写眼泪的语句的? 

马区夫人:“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
作者的认识:“其实,我们那时的少女情怀,并未能体会什么忧患,只是喜爱文学句子本身的美。”

② 谢冰心: “雨后的青山,好像泪洗过的良心。”“雨后的青山是有颜色、有形象的,而良心是摸不着、看不见的。聪明的作者,却拿抽象的良心,来比拟具象的青山,真是妙极了。”
作者的认识:“觉得她的比喻实在清新鲜活。”

③白居易:“莫染红丝线,徒夸好颜色。我有双泪珠,知君穿不得。莫近烘炉火,炎气徒相逼。我有两鬟霜,知君销不得。
④杜甫:“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作者的认识:因为老人的脸上布满皱纹,所以泪水就沿着皱纹横流起来……
2.老师说“你懂得就好。但多少人能体会老泪横流的悲伤呢?”作者真正能体会老泪横流的悲伤了么?

没有。作者只是喜爱文学句子本身的美,眼泪还是眼泪,还不是珍珠!凄美的眼泪仍然没有引起审美的共鸣!
 

四、朗读文章的第510段中,作者转而写“于忧患备尝之余”感受过什么样的“泪水”?又感悟到了什么?  
(1)思乡泪      

画面: 骨肉团聚,相拥而哭,任老泪横流。 
意蕴:远离了故乡,远离了祖国,于是在作者的笔下便有了一种家国的情结。眼泪中融汇了不灭的牵挂、别离的痛苦。

结语:结语:眼泪是家国、亲情的千千心结!
 

(2)慈母泪      
画面:自己就是那一粒沙子。

意蕴:作者以自己对儿子的情感表明,眼泪是亲情的载体。“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亲情因更多的关怀、牵挂、焦虑而愈益强烈。
结语:眼泪是神圣母爱的心血凝华

 
(3)奋斗泪     

画面:天使的眼泪——牡蛎造珠
意蕴:生命在奋斗历程中是多么艰苦。眼泪(这一粒珍珠)是生存的艰辛之泪。生命在奋斗过程中,是多么艰苦! 珍珠之美原本是以痛苦为代价的。

结语:眼泪是牡蛎战胜苦难的血汗结晶!
 

4)慈悲泪     
画面:观音之泪。

意蕴:愿为世人负担所有的痛苦与罪孽,愿为天下苍生幸福平安而落泪仁爱而流,为大众而流。
结语:眼泪是慈悲为怀的仁爱甘露!

 
5)感恩泪    

画面:基督及其信徒们感激得涕泪交流,满怀最纯洁真挚感恩的心。
意蕴:真诚

结语:眼泪是感恩示心的真情宝石!
 

五、理解泪珠与珍珠的关系
形似     圆润,晶莹,大小

 
神似

是家国的心结
是亲情的凝华

  是战胜苦难的结晶       
是慈悲仁爱的甘露

是感恩真情的宝石            
 

六、总结全文 
人人有过流泪的经历,“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作为一名平凡的中学生我们也有过自己暗暗流泪的时候。我们是带着泪水步入知识殿堂的。我们应该深深领悟到:流泪的过程就是不断奋斗的过程。只有从奋斗中我们才能得到最珍贵的收获。所以我们可以说:没有泪珠就没有珍珠!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