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送别》教案6(苏教版必修5) 高三语文教案
长亭送别
教学目的:
1.品味鉴赏曲词语言艺术。
2.把握崔莺莺的艺术形象。
3.认识王实甫《西厢记》反封建礼教的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爱情观。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了解《西厢记》以及作者王实甫,初步感知“长亭送别”的相关情节以及崔莺莺的人物形象。
一. 导入
1.有一部戏曲演了几百年仍长盛不衰,剧中的故事流传了几百年,至今读来仍让后人柔肠百转,难以释怀,这就是王实甫的《西厢记》。
2.《西厢记》和王实甫
二.听课文朗读,疏通文意
1.注意下面几个词语的读音
玉骢cōng 迍zhūn迍 金钏cuàn 靥yè儿 揾wèn 挣zhèng揣chuài
谂shěn知 玉醅pēi 白泠líng泠 罗帏wéi 青鸾luán
2.整体把握
这折戏可以分为四个场面:
送别途中:【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
长亭饯别:【脱布衫】【小梁州】【幺篇】【上小楼】【幺篇】【满庭芳】【快活三】
临别叮嘱:【四边静】【耍孩儿】【五煞】【四煞】【三煞】【二煞】
惜别目送:【一煞】【收尾】
3.学生朗读1-3、4-11、12-17、18-19支曲词,教师在每次朗读后介绍剧情,其他同学边听边勾画出表达莺映情感的重要词语。
剧情一:暮秋时节,一辆轻车驶向长亭,车上坐的正是相国千金崔莺莺,面对满眼的秋色,想着即将远去的夫君,她不禁悲从中来。
剧情二:车到长亭,她有多少的话要对张生说,可有母亲和普济寺的长老在场,她只能把情思埋在心里,视线却一直被张生所牵。
剧情三:母亲先行离开了,莺莺终于有了可以单独和张生在一起的短暂时间,她可以一吐衷肠了。
剧情四:十里相送终有一别,望着张生渐渐远去的身影,莺莺心中的愁苦有谁能知呢?
4.整体把握崔莺莺的内心情感
我们读到的曲词是崔莺莺在长亭送别张生时的内心独白,是她内心情感的真情流露。她流露出一些怎样的情感呢?用四字短语概括。
缠绵不舍 痛快忧愁 担忧牵挂 郁闷怨恨
三.看影片《长亭送别》片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四.作业。
结合课文和《成才之路》了解元杂剧的有关知识。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了解元杂剧的有关知识,结合课文理解作者表达人物情感的方法,品味曲词的优美,评价崔莺莺的爱情观。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二.结合课文分析作者表达人物情感的方法,品味借景抒情的写法。
昨天我们说到“长亭送别”这折戏主要通过描述张生和崔莺莺长亭送别的事情,刻画了主人公崔莺莺缠绵不舍、痛快忧愁、担忧牵挂、郁闷怨恨的内心思想。那么,哪些段落最能表达出这样的情感?这些情感是从哪些曲词中概括出来的? 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脱布衫、快活三、朝天子、耍孩儿、一煞、收尾等。
1.借景抒情是王实甫在“长亭送别”中最重要的一种表达情感的方法。在同学们找出来的这些段落中哪些段落采用的是“借景抒情”的方法?
端正好、滚绣球、一煞等
下面我们分析一下作者如何借景抒情的。请一个同学朗读“端正好”。
2.作者怎样借景抒情? “端正好”鉴赏点
紧 西风紧,秋风里莺莺的心也被张生的离去紧紧地揪着
醉 霜林象喝了酒一样红,莺莺也在离愁的折磨下象喝醉了酒一样不能自持
染 沟通了景与情的联系,自然之物中融入了人的愁苦
泪 一路离别泪,一路离别情
这段话作者化用范仲淹的“苏幕遮”,描写了一幅深秋、旷远又凄凉的秋景,通过这个秋景,我们感受到了莺莺心中那无以言表却又无处不流露的愁苦。
3.朗读“滚绣球”,找出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并体会主人公的情感。
明确:垂柳长条,疏林斜晖,迍迍行的马,快快随的车。
古人有折柳送行的习惯,“杨柳”在古诗文中是惜别的意象。
再看“恨不倩疏林挂住斜阳”,大家知道离情难舍,寸阴可贵,作者无端埋怨疏林挂不住残阳,分明是在写情,此时的崔莺莺多么希望能够留住残阳,留住张生!
马儿慢慢行,车儿快快随是景,而实际抒发的却是不肯放弃的惜别深情。
在这里,莺莺眼中的枫林红叶,垂柳长条,加上前面的碧云、黄花、西风、归雁、车儿、马儿,都戴上了传情寄恨的标记,成了抒发情感的载体。
4.再看“一煞”和“收尾”,大家齐声朗读一边。
青山疏林,淡烟暮霭,夕阳古道,禾黍秋风构成一幅深秋郊外黄昏的画面,和《端正好》当中的清晨景色相比,氛围更加萧瑟、凄冷。 在这样的背景下,莺莺怅然痴立,极目远送,发出“夕阳古道无人语”的感叹,这种感叹应与柳永的“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一样,是在感叹张生离去,欲语无人,是“除却天边月,无人知”的孤独与寂寞。
“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这种手法叫以实写虚。这种手法,我国古代诗人最善长,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春水喻愁,愁之多不言而喻;“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则把离愁写成刀剪之物,更为生动。诗句化用李清照的《武陵春》中“只恐江中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形象地表现莺莺离愁之重。
板书:写景抒情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