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音乐短章》(教学设计) 上海版高中三年级第二学期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03-28 21:03:30

教学目标

1、  通过对文章主体脉络的剖析和把握,逐步理解音乐对人的具体作用。

2、  品读富有特色的词语和句子,通过赏鉴纪伯伦的语言特色,深入体会课文的深意。

说明:

本文是一曲热情洋溢的音乐颂歌,以独特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音乐的爱和对音乐本质的理解。全文自然分成四个部分,围绕着音乐与心灵的关系,从心灵出发解读音乐的种种魅力,分别揭示了音乐的特质;音乐是来自上苍的一种语言;音乐对人有振奋作用;音乐陪伴着我们的灵魂,和我们一起越过生活的各个阶段。四个部分紧密相连,逐层推进,思路清晰。

纪伯伦的作品语言极富特色,凝练隽秀的文笔、新奇俏丽的语词、大胆丰富的想象、生动别致的比喻、有力跃动的音乐节奏感等等,构成了热烈独特的“纪伯伦风格”。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着重品味这种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把握文章的脉络层次,理解音乐的作用,体会音乐对人生的意义

2、  难点:把握本文丰富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欣赏热烈独特的“纪伯伦风格”

说明:

本文如行云流水、逐层推进,语言清丽流畅,独具风韵,情感热烈,具有浓郁的抒情气息。教学重点设计为运用圈划等阅读方法,引导学生把握文本关键语句,归纳文章要点,从而理清文本思路,理解各个部分写作的侧重点。教学难点在于进入作者营造的艺术氛围,展开想象,把握文中运用的各种修辞手法并体味其具体作用;除此之外进一步从其他角度感受品味本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古往今来无数名人倾述过自己对音乐的钟情。哲学家尼采说“没有音乐,生命是没有价值的。” 音乐家贝多芬说“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 文学家雨果说“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字,一把是字母,一把是音乐。”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音乐短章》,看看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七位具有世界意义的人物之一的黎巴嫩文坛骄子纪伯伦是如何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的。

 

从名人谈音乐入手,引发学生对话题的兴趣,为研读文本做铺垫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