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邂逅霍金》教学设计 上海版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04-01 09:40:33

教学目标

1、     体会霍金的人格魅力和文章所蕴涵的人文精神。

2、     学习多角度展现人物精神面貌的写作手法。

3、     培养学生自主搜集、筛选 、运用资料的能力,课内外阅读迁移的能力。

说明:本单元的主题是“科学与艺术一样美丽;维护和推动人类的文明,是它们共同的责任”,单元选文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的并举。本文作者多角度地向我们展示了继牛顿、爱因斯坦之后的最伟大的物理学家——霍金的人格魅力,突出了“尊重生命价值”的意义;也提到这样一个焦点问题:要为科学家提供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而不是让他们整天为鲜花、掌声、宴请、报告所累。文章的震撼人处,还在于霍金在科学上的巨大贡献与他的高度残疾的反差。安排学生在预习中了解、熟悉霍金,既是为了有效地开展课堂的研讨,也是为了加强学生自主搜集、筛选 、运用资料的阅读能力培养;以《袁隆平的辞职风波》剪报材料进行比较阅读,既是加深对“霍金”现象的研讨,也是加强课内外阅读迁移能力的培养。

教学重点:领略霍金的人格魅力,感悟文章的主旨。

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作者的人文视角和人文精神。

说明:霍金曾说,“我得病的一个体验是:当一个人面临早逝的可能,就会体验到活下去是值得的。”恐怕正是这种对生命的理解和热爱,支撑着他顽强地活到今天。通过对文章的品读,感悟本文的主旨是教学的重点。同时,本文的作者是一位充满人文关怀的历史学家,他敏锐地把握住“霍金现象”这一切入点,由此生发下去。霍金的“幸”与“不幸”所蕴涵的意义,需要学生结合相关资料及生活阅历展开思考,也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将有一定难度。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