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妈妈笑了》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 认识十四个生字。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认真、仔细”就能有新发现,学习小燕子不厌其烦认真观察的学习方法,并能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教学准备:课件,实物,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老师给你们带来了新的朋友,看看它是谁?(出示小燕子的图片)对了,是燕子,注意看这两个字是怎么写的。今天我们要读的课文就是一篇名字叫《燕子妈妈笑了》的童话故事,,它在课本的37页,请同学们翻开书,看谁最先找到。
2、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个故事吧。一边听一边用手指着书,仔细看。(师范读)
二、初读感知
1、喜欢这个故事吧,你们能不能自己读读课文?(能)那用你喜欢的方式去读吧。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我们三班的孩子很棒,读书也很不错,我们一起来读读!
你知道了什么?你读懂了什么?
3、同学们读课文很认真,老师很高兴。可是课文中的词语宝宝有点难过了,他说:不知道大家认不认识我?于是,我把这些词语宝宝请出来了,你们可以读读试试。(教师出示词语卡片,生齐读,然后开火车读,其余同学跟读)
4、词语宝宝都认识了,生字宝宝,你能认出他们来吗?(能)
师:同桌你指我读,如果还不会你就教教他。把不熟的字还要多读几遍。齐读——开火车。
三、研读深入,品读课文
1、 同学们很认真,老师很高兴,想想课文中的小燕子一共去了几次菜园?(三次)
师:很棒。那第一次在哪儿呢?大家找找看。
2、品读小燕子的三次发现
①
生:妈妈,妈妈,冬瓜是大的,茄子是小的。(板书:大小)
师:正确,我们来把这句画上横线,一起来读读。
②
师:第二次又在哪儿?谁来说?他找对没有?画横线,读。
生:妈妈,妈妈,冬瓜是青的,茄子是紫的。(板书:青紫)
③
师:第三次在哪?
生:妈妈,妈妈,我发现冬瓜的皮上有细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呢!(板书:细毛 小刺)
师:他读得很好,我们也学着来读读。
3、分角色读(用手势示意)
小燕子飞去了,回来说:
小燕子又飞去了,回来说:
小燕子又一次飞去了,回来说;
4、好,小燕子飞了几次?(3次)三次发现是不是一样的呢?(不是)
为什么没有一次性发现这么多呢?(那是因为没有认真)
5、现在谁来告诉我,燕子妈妈为什么高兴得笑了?(板书:妈妈笑了)
生:是因为小燕子能够认真地观察事物了
四、拓展
1、冬瓜是躺在菜园里的,茄子是挂在枝上的,那在我们生活中,还有那些蔬菜是长在哪儿的呢?(辣椒)很棒,这就是辣椒,它挂在枝头的。
2、是啊,小燕子通过认真观察,知道了冬瓜和茄子有很多的不同,今天,老师把冬瓜和茄子请来了,一起看看吧!生摸实物,说感受(引导学生观察实物)
生自由发言
3、小结
其实观察事物的方法很多很多,除了用眼睛看,还可以用手摸,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嘴巴尝等,不仅可以看外面,还可以看里面,你们回去可以尝试尝试,把冬瓜和茄子切开来,一定还能发现很多很多。
看谁最仔细,最认真,发现也最多。
反思:
本节课,总的来说达成目标教好,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
1、 教师的普通话有待继续学习和提高。
2、 读有目的,要解决什么问题时有些含糊。
3、 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加规范。
4、 在带领孩子找小燕子飞去三次菜园子的时候,显得过于多;同时孩子的读没到位。
5、 最后的拓展延伸阶段,让孩子们摸了实物的冬瓜和茄子,可是让孩子说的成分少了,应该引导孩子们多说自己的感受,然后才小结。
6、 多听优秀教师的课,从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多看,多想,多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