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儿真好》第二课时教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2-10-14 18:29:2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小熊是怎样找到朋友的,知道“这儿”好在哪里。教育学生从小要懂得爱护环境。

教学重点:

了解“荒岛”的变化及感情读文。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图文结合,感受小熊种树的艰辛,理解“漫山遍野,绿树成荫”的景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6课,《这儿真好》(打手势)

2、我们先来跟课文里的词语朋友打打招呼。

一座        一年         (强调“一”声调的变化)

梦见        天空       荒岛      (读准后鼻音,男生读)

小猴        小象       小鹿      (找共同点,女生打招呼)

孤零零      不停地     连忙      (一个一个地读)

漫山遍野    绿叶成阴   高兴极了  (一起高兴地读一读)

     小朋友们词语掌握得真棒,一起来夸夸自己吧!(嘿!嘿!我真棒!)

设计意图:以直接、简洁的语言切入课文第二课时的学习,用“与词语朋友打招呼”这样一个低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既复习了字词知识,又使学生一下子跳入了一个富有童趣的教学氛围之中。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小熊住在一座小小的荒岛上(出示图和句)

荒岛是什么样的呢?(没有树、没有花、没有草、没有房屋、没有人居住、没有小动物)

师指图述:是啊!荒岛上没有     ,没有       ,没有       ,只有光秃秃的土地和一只小熊。谁来读?(教师评价语:你读出了岛儿的荒凉,你读出了对他的关心;你感受到了他的孤独。)

2、孤独的小熊做梦也想和朋友一起玩,你能读好这句话吗?(出示句子)

(点红孤零零)你有过孤零零的感觉吗?爸爸妈妈回来后还有这样的感觉吗?可小熊,它整天、整月、整年都是孤苦伶仃一个人,都生活在这种痛苦中,

多可怜啊!谁来读?别忘了给小熊送上你的同情。(教师评价语:你真是小熊的知心朋友; 听出来了你也在为小熊难过;真让人心疼啊!你读到了小熊的心里头)

3、我们一起读读第一自然段,体验小熊孤零零的生活。

设计意图:通过呈现一幅没有花草树木的“荒岛图”,通过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其体验小熊孤零零的感受,并用“读”的方式表现出来。

三、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师引读:就在这时,小熊看到天空飘来一朵云,连忙问:——(出示句

子和图,齐读)

2、谁来扮演小熊,对着云儿问一问?

3、我们来换种方式读,云儿在天上,离小熊很远,要想让他听得清楚的放开嗓子喊,谁有胆量来挑战?

加上点动作就更棒了,我们来比比谁的演技最棒!(教师提示性语言:“挥动你的手儿”,“踮起你的脚尖”“会用手做喇叭吗”)

4、引读,可是云儿不说话,飘来飘去变成了——(手势)。

云儿的回答怪怪的,你们知道云儿让小熊干什么吗?

5、我有点想不通,小熊缺的是朋友呀!云儿怎么让他种树呢?种树和找朋友有什么联系呢?

6、聪明的小熊也明白了啦!(出示图和句子)引读“他在岛上……”

7、谁能读好这句话?

(点红“许多”)看!这许多的树,这满岛的树都是小熊一个人种的呀!真是太不容易了。他是怎样种的呢?(看图想象说话)一个人怎么能种这么多呢?

师述:小熊早上种,晚上种,晴天种,雨天种,种了很长时间,这就叫“种呀种”(点红)多辛苦呀!能把小熊的辛苦读出来吗?(教师评价语:小熊真了不起,小熊吃了不少苦,你读出了小熊的不容易。)

8、小熊的辛苦付出,得到的是什么呢?看,荒岛变成什么样子了? (出图)

根据回答指导学生看图理解“漫山遍野 绿树成阴”

     大家看,这里一棵,那里一棵,连成一片,把整个岛都盖住了,这就叫——(齐)指名读词

     看到这么多的树,这么美的树,你的心情怎样?小熊跟你们一样,谁来做一只快乐的小熊?(教师评价语:多么美丽的小岛!老师感受到了小熊内心的喜悦。)

    师述: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生顺势接读“一年,两年……”)

还有谁愿意来展示一下朗读本领(教师评价语:你让我感受到了小树慢慢长大的过程;这都是小熊的功劳呀!)

我们一起来读读第3自然段。(出示)

设计意图:抓住小熊对朋友的迫切渴望及辛勤种树的词句,以读促悟,以悟促读,体会小熊种树的艰辛,感受如今小岛的美丽。

四、学习第四五六自然段。

1、小熊的辛苦,不仅给他带来了美丽的生活环境,还给他带来许多——(生齐)

2、有哪些小动物主动来找小熊做朋友?自由读第456自然段。

3、瞧!一只小鸟飞来了(出图),边飞边说——(出示句子。生齐:啊!这儿真好!我就住在这儿吧!)

   老师请几位小朋友扮演小鸟,一边往小岛飞,一边说。

   一只小鸟飞来了——;又一只小鸟飞来了——;许多小鸟飞来了,他们都在这儿——。

现在我是环保局的特约记者,要对刚刚入住的小鸟们进行采访:小鸟,你为什么要在这儿住下呢?

4、小鸟们飞来飞去,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所有的朋友。看,小鹿、小象、小猴划着船来了,他们说:——(出示,生齐读)

  比较小猴他们和小鸟说的话有什么不一样?(“我”代表一个人,“我们”代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 )

老师请三位小朋友分别扮演小鹿、小象、小猴,一起读读。

再请一组,站到行子里,现在你们已经登上了小木船准备出发了(师读旁白,生表演并齐说)

采访:远道而来的朋友们,你们打算怎样度过这段美好时光。

5、这么多小动物都深深地爱上的这儿,他们都说——(读题)

6、、小熊还感到孤单吗?

看小熊笑得合不拢嘴,眼睛眯成了一条缝,真是——高兴极了。

7、请一位快乐的小熊读读这句话。再请一位好客的小熊加上动作读一读?

8 小鸟、小鹿、小象、小猴,你们有什么话想跟小熊说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转变角色,放飞想象,切身感受小鸟、小鹿、小象、小猴等小动物来到美丽小岛上的快乐生活。此环节不仅愉悦了学生的身心,还为其语言实践提供了舞台。

五、重温故事

    你们喜欢这座岛?闭上眼睛,迷人的小岛咱们梦中见。(两名学生有感情朗读全文)

六、升华

小熊用自己的双手把荒岛变成了绿岛,为动物们创建了美好家园,我们水乡兴化的人民也正在为改善生活环境而努力着。请看——(出图)美丽的水乡兴化,也是我们美好的家园!

七、学习生字

      1、有两位生字宝宝,也来咱兴化观光旅游了,刚才看图片时你们发现了吗?,它们是?(连、忙)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指名读    怎样记住    组词    用“连忙”造句

     2、快乐的旅行结束了,我们一起把它们送回家。(师范写 生书空)

     3、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临写。

 

 教后反思:

《这儿真好》是一篇童话故事,描写了居住荒岛的小熊感到孤单,想寻找朋友,在云朵的启示下营造树林,终于迎来许多朋友的故事。这个故事生形象地告诉了我们要创造美好的生态环境、建设可爱的绿色家园。

在教学中,我通过讲解,帮助学生感悟课文,并在指导学生朗读上下了功夫,主要体现在以读为本,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体会文章的内容,感受小熊的孤零零,改变荒岛的经过,以及小熊有了朋友之后的高兴,并在课堂中进行角色朗读、表演等多种活动,给孩子们创设了愉快的阅读氛围。

教学第一自然段时,通过观察画面,让学生想象荒岛的凄凉,体会“孤零零”的感受,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孤零零”的感觉,引领学生走进小熊的内心——希望有朋友。

在理解第二、三自然段时,我抓住“云呀云,我怎样才能找到朋友呢?”这句话进行朗读训练,读——喊——演,让孩子充分感受小熊对朋友的迫切愿望。具体实施时由于怕耽误时间,在“演”的指导上很不到位,“挥动你的手儿”,“踮起你的脚尖”这些事先想好的“导演”的话,全被省去了,现在想想真是怪可惜的。接着抓住“小熊在岛上种呀种”“一年、两年”通过想象(他是怎样种的呢?一个人怎么能种这么多呢?)、渲染(看!这许多的树,这满岛的树都是小熊一个人种的呀!真是太不容易了。小熊早上种,晚上种,晴天种,雨天种,种了很长时间,多辛苦呀!)、朗读体会小熊改造荒岛付出的艰辛。最后借助图片理解“漫山遍野、绿叶成阴”,感受如今小岛的美丽。

教学四、五、六自然段,我则抓住文中多次出现的关键词“这儿真好”,让学生演一演、说一说这儿好在哪里,让学生感受小鸟等小动物来到美丽小岛上的快乐生活。这种演演、说说不仅充分地放飞了孩子们的想象,还愉悦了他们的身心。在这个环节中,孩子乐于演,表演时语言生动逼真,动作迟疑僵硬,没有出彩之举,但都不乏可爱之处,特别是那只矮墩墩、胖乎乎的小熊——王博,现在“小熊”已经成了全班同学对他的爱称。

课末,一组水乡风景图片把孩子们拉到了现实生活中,“美丽的水乡兴化,也是我们美好的家园!”保护环境、共建绿色家园的教育思想自然而然在孩子的心中扎下了根。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